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稳重——“蝴蝶效应”下的信息控制

(2007-08-03 15:17:39)
标签:

时事评论

蝴蝶效应

理性稳重

社会责任

分类: 思想沙漠

 

前几年,我们还在热烈地讨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各自归宿问题。但是,今天回头去看,这场涉及“谁赢谁输”的争论,看似严酷,却似乎有点幼稚可笑。因为,简单的谁吃掉谁的问题,都是不能成立的。相互融合,俨然已成潮流。有人曾经以为申公一味鼓吹新媒体,似乎有意无意地贬低传统媒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有学者指出,讨论媒体的归宿,必须慎重地放在全球传播业界的大环境之下。任何单一的解读,都是片面的。今天的传播格局或者特点是什么?有人据此提出了“蝴蝶效应”,或者说非线性传播特质。申公赞同。在今天看来,任何媒体的归宿,边缘化或者贵族化、乃至大众化,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则是传播载体对于信息的理性控制。这个世界,信息太多,而能够理性控制信息的手段则少之又少。信息沙漠与信息控制的关系,其实质就是一个信息价值的重新选择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什么是“蝴蝶效应”?其实,这是一个动力学术语。它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它通常用于气象学等比较复杂的系统之中。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在一篇论文中说: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煽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此后,他在演讲和论文中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解释,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可以说,“蝴蝶效应”一直存在于传播领域。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任何一条小小的那怕是不起眼的消息,都有可能引发足以震动全球的影响。其不确定性,人所共知。然而,当互联网出现并高速发展之后,“蝴蝶效应”则被高度强化了。每一个网民,既是信息的受众,又是信息的传播者。目前,全球最大的新闻网站,已不是雅虎、新浪这些极有影响的门户,而是一家由网民自主投稿方式而构成的新闻发布平台。“每个人,都是记者,只要你愿意的话”。因此,每一个网民的留言、帖文,以及他在自己博客中发表的文章,都可能成为一个蝴蝶的翅膀。信息的传播,通常变得充满变数而无法控制。有人曾坦言,今天的世界,到处都是蝴蝶的翅膀,其足以让每一处角落,都变得躁动不安。

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一条网络的信息,经过传统媒体的介入而成倍放大;反之,一家小报小刊的消息,也会经过网络的不断添加与持续演绎,而具备巨大的社会能量。两者之间,你来我往,相互叠加,可以将小事变成大事,亦可将好事变成坏事,或者正好相反。我们发现,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都与这种相互影响与相互刺激有关。如宝马案、孙志刚案、刘涌改判案、太石村案等等。前几年,我们还听说过一个有关金融的“口水”帖文,最后竟然引发了当地银行的挤兑事件。当今社会,谁说谁人轻言微,谁又说谁话语霸权,都有点“弱智”的味道了。

蝴蝶效应”的高度不确定性,是一种客观现实。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一个坏的微小的东西,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和调节,则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便有可能成为龙卷风风暴。相反,一个好的微小的东西,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则将会产生正面的轰动效应。因此,对传播领域的人来说,任何细末的发现以及处理和传播,都需要理性稳重的态度。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现在,许多人不愿意或者不屑于谈论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有人认为,这是总编辑的事情。其实,媒体的传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工程,其间环节众多,环环相扣。前段时间发生“纸馅包子”、以及“后母虐子”的假新闻,层层放大,最终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其间的控制环节,显然发生了问题。新闻从业者,应该有敏锐的眼光,要善于捕捉任何有价值的新闻。这是对的。但是,新闻学或者传播学还有诸多教义,比如,任何新闻都必须是真实的;新闻记者应该怀疑一切;眼见不一定为实;事实的真实不等于本质的真实等等。申公是做网络的,深知网络的力量,同时也深知网络人的责任。前些年,申公提出过一个“十不可用”原则,今天看来,依然适用。我不能要求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如何如何,但是我希望我的下属,应该记住一点什么。因为,当你进入这个岗位,为一份收入忙碌操劳时,其实你已经有了一份相应的承诺。除非,你确定以及肯定不想要这份收入了。

西方有一个著名的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我们是一家上海的重点新闻网站,大道理要讲,小道理也要讲。其实,我们不可能要求员工,都去关心“帝国兴亡”的大事,但是,我却强烈地要求,我们的员工,应该经常去关心“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不该丢失的时候,绝然不该丢失。古人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仅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