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签名档用人标准 |
分类: 思想沙漠 |
上海的《新闻晨报》是一张办得相当不错的报纸。今天,该报有一条新闻,极有意思。其原标题如何?不知道。网络间的传播,都将文章做到了“MSN签名档”上。据说,“签名档”的个性表现,已经成为一种“隐性升职标准”。
该报的说法是有依据的。新闻述说了某单位职工黄某和朱某的故事。黄某和同事朱某都是去年10月同期进入该公司的新人,也都用MSN,却因为“签名档”表现各异而出现不同的升职结果。原因是朱某经常自励、而黄某常发牢骚常。朱某因此而成为经理助理。此事,让很多人不服,觉得这位公司经理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互联网的高度发达,已使得公司员工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极大变化。过去,所谓的“大空间办公”,其实早已名存实亡。一些人,隔着一块板,也不愿意说话,而喜欢用MSN或者QQ之类的工具。我在单位,吩咐机要室或者办公室做事情,一般不说话,也不用电话,只用MSN,偶而也用邮件。我觉得,这种方式,沟通更直接、意思更清楚。什么时候,我用嘴说话了,基本只有一种情况,这就是我发脾气了。我觉得,这种方式,是顺应时代的,也是好的。
当然,这种方式也是有缺点的。比如,新闻中所说的与员工的交流沟通问题。很多人,面对面的接触少了。我的下属,便经常批评,说我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这一点,我是承认的。我也曾经有意识地跑到下面的部门去转转。但是,效果不一定好。大家都在埋头工作,你做领导的,转来转去,会给员工一种心理压力。倘若硬着头皮去搭腔,说一句“工作辛苦”、或者“吃了没有”的话,员工肯定会莫名其妙。这个领导什么意思啊???因此,我现在更愿意用MSN的方式,同员工聊天。没有面对面,不易怯场,他们也就没有什么恐惧感。
诚如新闻所说,我也经常注意员工的“签名档”,并因此切入话题,去关心他们。我当然不是很傻的人。我注意到了,也有人会投其所好,悄悄地、不经意地在“签名档”上做一些文章。其实,这都是正常的。因为,有领导在场或者在线,每个人都会有所在乎的。进乎,是因为他们有想法,想进步,想引起注意。不在乎的人,至少是不多的。
不过,我同新闻中所说的那个经理是大大不同的。我最喜欢在“签名档”中自由表现的人,亦即是有个性、有思想的人。这些人,常常会引起我的注意。我是一个有好奇心的人,我会想,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说、这么想、甚至这么做……世上的事情,无缘无故的,极少极少。能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渲泻出来的人,至少是诚实的、坦率的。我喜欢。我最看不惯的,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这种人多了,在公司里生活的人是会很累很累的。
至于用人标准,我则不会因为有人“投其所好”而有所改变。我用人是用其所长。这是基本原则。人是没有好坏高底优劣之分的,关键是将其放到什么位置。合适的,一定是最好的。不合适的,一定是错误的。
因此,不必过份批评MSN和QQ之类的签名档,以及可能产生的隐性影响。MSN和QQ毕竟只是一种交流方式。喜好拍领导马屁的人,今天不用MSN和QQ了,他们明天也会采用其他的方式。这世道,谁管得了呢?
做领导的人,贵在判断、贵在主见、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