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如烟旧事 |
有一年,圣诞节。我在北京。曹大元和杨晖夫妇,约我和建东,去他们家。
说是家,其实是曹大元的宿舍。我记得是在国家体委训练局的大楼里。北京的那个冬天,很冷。曹大的宿舍,摆着一个大电炉。既可以烧点东西,也可以取暖。喝酒的时候,“钱大”也跑来了。曹大,对这个小师弟,一直相当呵护。至于杨晖,更是将“钱大”当作一个小不怎么懂事的小弟弟。尽管,人人都知道,“钱大”一直在暗恋这位师姐。从辈份来说,《新民晚报》的张建东六段还是他们的师兄。他们是师兄弟,我则是一个记者兼朋友的身份。
曹大元,温和善良,一张圆脸,经常笑眯眯的。他1962年1月26日生,11岁学棋,1982年定为六段,1986年升为九段。曾获全国个人赛冠军、“新体育杯”赛冠军、“亚洲杯”亚军、“霸王战”冠军、NEC杯冠军、“CCTV杯”冠军。等等。俗话说,棋如其人。曹大生性温和,他的棋路也相当本份,胜负常在半目之间。尽管,曹大出道很早,并有“四大天王”之称。可由于在国际比赛中的战绩不佳,他的棋迷中,背负了不少的骂名。
杨晖则不然。她也是上海人。1963年5月12日生。10岁学棋,12岁进体校,15岁进集训队。她出道早,当年芮乃伟还没有进上海市队,杨晖则早已名满女子棋坛。杨晖是个漂亮姑娘,表面上看,嗲兮兮的、且柔情万种,却是一个性格刚毅、棋风犀利的女孩子。她曾获7次全国个人赛的女子冠军。是当时绝对的中国棋坛第一女人。杨晖还是一个才女。她的书法、甚至她写的诗,都是相当不错的。当年的女强人芮乃伟,尽管一直暗暗地要赶超她,心底里,却有一种既自卑又敬佩的心态。
曹大和杨晖,算是青梅竹马,同门师兄妹。尽管两个人性格迥异,却是阴柔相济,无比恩爱。曹大是老实人,遇事随和,对老婆,更是如此。曹大的父亲,叫曹春旺,是当年上海灯芯绒总厂的厂长。八十年代,我印象中间,曹大和杨晖,经常穿灯芯绒的衣服。我和建东,也曾跑去曹春旺先生的厂里,定制过灯芯绒的西装。那套衣服,我很喜欢,经常在出客的时候穿。后来,曹先生退休后,还经常在报上写文章。那时候,我在《新民晚报》主持笔政,还经常刊发他的短评。曹老先生,也相当的随和,人很好,非常知足。看起来,曹大也是得了他的遗传。
那个圣诞夜,我们天南海北,扯了许多的话题。其间,我们也谈到过房子和孩子。看得出来,杨晖对没有“家”感到莫大的不平。他们结婚几年,却一直没有房子。没有房子,也就不能生孩子。其实,杨晖很喜欢小孩。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着儿子徐唯辰到北京去采访,在中国围棋队里面混,杨晖看到他的时候,眼神也是特别的。那个时候,我发现,杨晖特别喜欢哭。有好多次,当着众人的面,杨晖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哭,弄得曹大和我们这些朋友,都比较难堪。我理解,这是杨晖的心理反应,既是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盼。杨晖说到此类的事情,总是相当激动,语调高亢。这时候,曹大总是一如平常,小声地劝说。说实话,那段时间,我很同情她,却无能为力。我毕竟只是一个记者。
1994年,建东突然跑来告诉我,杨晖从上海父母家的4楼跳下去了。由于上海的老式公房,家家都在窗外搭了晒衣物的架子,杨晖终于大难不死。也是奇迹。关于她跳楼的原因,有许多说法。但是,我认为,很多事情,都是有联系的。既有房子的因素,也有长年精神方面的压抑。一个倔强的女孩子,往往会选择极端的做法。这一事件,曹大元深受刺激,有几次见面,我发现,他那张孩子般的圆脸,多了些许沧桑感。曹大元曾说,他就像自己死过一回一样。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失有得的。我后来听说,曹大和杨晖,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用杨晖的话说,是有了一个“真正的家”。再后来,杨晖也以40岁的高龄,产下一子。我听朋友说,她现在专心地相夫教子,有相当大的变化。至于曹大,他也似乎从低谷中走了出来。我也常在报上,看到有关他比赛的新闻。然而,曹大毕竟年龄大了,中国棋坛新人辈出,早已不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天下了。
我已有好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机会见到他们夫妇。真有点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