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万古球之足球评论 | 
 
 
 
不过,这倒对我胃口。我不算一个真正的球迷,不支持任何队,所以谁输谁赢我都无所谓。但我是个爱热闹的人,比赛有热闹就看比赛,比赛乏味了,就看比赛之外“话题杯”的好风景。
裁判就是这届世界杯的“大话题”。好久不看外国足球了,竟忘了外国也有“黑哨”。不过他们的黑与我们的黑不同,我们是“品质性黑哨”,他们是“技术性黑哨”。我这样说有我的道理。千万别只盯着梅坎塔莱霍判给意大利人的那个绝杀式点球不放,不是还有伊万诺夫的满天红黄牌吗?那可就不是偏袒谁了吧?与伊万诺夫异曲同工的还有梅丁。他在波兰与哥斯达黎加的那场无关紧要的小组“告别赛”中都发出了10张黄牌。难怪国际足联现在头很大,为什么今年挑来的裁判都那么爱出风头呢?这样下去,就找不出可以吹决赛的裁判了。那可就成大事件了。好在我们不是FIFA官员,对平静祥和的气氛本就没有向往,所以不妨阴暗一把,盼着大事件的到来。
出了风头的不仅有裁判,居然还有中国的足球解说员。今早有朋友从MSN上发来一堆那段著名“吼叫”的网络模仿版。听下来,还是原版的味道足。再看新闻,吓一跳。靠这位解说员的爆发,没进世界杯的中国竟然也在德国出名了。大大小小的媒体都在报道那段解说以及它引出的事端。据说,还差点惹出些外交事件来。我暗地佩服起那位央视的同行来。几千几万记者都在写世界杯播世界杯,惟独他火了。套用央视解说员常爱说的一句话——这可真成为赛场外的一道意外的风景线啊!
不过解说员再火也始终是暂时的,毕竟中国队没进世界杯,谁会对这种“第三者”的事抓住不放呢?好的花边新闻应该是能常变常新,始终抓人眼球的,就好比“wags”的新闻,就永远有人看。
“wags”就是“wives and girfriends”,中文说成“太太团”。本届世界杯的太太团中当然以英格兰太太团最出名。自打小组赛时,几位英国太太团在德国酒吧巾帼不让须眉地打退数个与她们争吵的德国壮汉后,德国媒体便“喜欢”上了这支太太团。关于她们花三万英镑买酒、八万欧元买衣服的报道层出不穷。球迷和非球迷也爱看,看了还议论,便又有了新话题。不过昨天,一条关于“老公”的新闻还是压过了太太们。英国一家怀孕用品制造商公布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每次贝克汉姆在世界杯上进球,英国的怀孕率都会有所提高……
连花边新闻都这么猛,看来“足球是男人的运动”这一道理,到哪里都不偏激。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