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万古球之足球评论 |
男人,以足球的名义在享受快乐。不过,女人也没有闲着。世界杯足球赛已踢了四五十场,我注意到,我们单位的男人,上午几乎都不上班了。于是,我在MSN上写下一句话:叫“上班的男人不是男人”。结果,第二天有很多女性同事纷纷请假,理由很简单,“我们不是女人”。还有更绝的,有女人甚至在我的对话框里,扔下一句话:“以男人的名义,让我们享受足球吧”。叫我苦笑不得。足球的魅力之一,就是将原本正常的东西,都搅得不正常了。
“世界杯让女人走开”。这句话,曾经时髦。在男人眼里,女人在世界杯期间,最大的使命,无非是理解男人、谅解男人,仅此而已。有女性曾在网上写下了《世界杯女人须知》,后来经人不断演绎,已有十条之多。比如,将足球称为“第三者”,既然是四年才来一次,该忍就忍吧;去超市备几箱啤酒,但最好是罐装的,千万不要瓶装的,免得男人情绪激动而伤人害已;有条件的,最好备一个质量稍差的电视机,万一让男人砸了也不心疼;还要严格观察其私房钱的位置,并及时制止大手笔的赌球;最后,还要不定时地在男人的酒里给颗“安定”什么的,让那家伙沉沉的睡上个12小时,省得男人荒废正业。网络语言,生动活泼。什么时候,咱的新闻宣传,也有这种劲儿,效果可就好了去了。
不过,《女人须知》仅仅是代表了一部分女人的价值观。这部分女人的利益,也需要一种关怀。我从网上读到,那个经历了几年战争的前南地区的波黑,就专门推出了为“足球寡妇”们服务的项目,如通宵的经典电影,省得女人回家被吵得睡不着。可是,世界杯期间,不闲着的女人,还真不少。著名的超女们,也就不必提了。李宇春、张靓颖,不仅看球,居然还要抢评球人的饭碗,弄得大男人们,心里不爽,也无可柰何。我记得,有一个叫《农家女》的美国电影,一位乡下姑娘喊了一句“卖鱼喽”,居然也能赢得参加竞选的大男人们满场喝彩。这就是名人效应,外加盲从心态。当然,超女之外,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大腕的女人,身体力行,既用心也用情,痴迷比赛,忘我看球,努力为足球鼓与呼。
名人如此,痴迷足球的小女人们亦不少。有关的调查说明,只有50%的女人,可能会对世界杯足球赛存有怨言。那么,就说明还有一半的女人,似乎并不是“足球怨妇”。在欧洲的主要国家,比如德国、意大利、英格兰、法国等等,喜欢足球的女人比例,也都在45%上下。其实,若论看球的热情,有些女人几乎丝毫不逊于大男人们。男人看球,都是开放式的,而且常常移情别恋。摔过酒瓶之后,他们可以将任何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可是,女人不同。女人看足球,似乎比男人更执着,更专一。我的同事之中,类似的女人比比皆是。她们可以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一点都不掩饰。“我爱阿根廷”,“意大利必胜”,“小贝小贝我爱你”。这种话,她们可以挂在嘴上,放到床边,存入心底。女人因为爱,可以喜怒无常,可以寝食不安。什么东西,如果让女人爱上了,那就是要死要活了。足球也是。
女人爱足球。这也是权力。不过,饶了我。千万别“以男人的名义”。
(编者注:这是为今天出版的《申江服务导报》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