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基街是宁波市老城区一条又窄又短的小街.
据说,我的腿伤痊愈之后不久,宁波的祖母(我们叫阿娘)便将我接了去。我是长孙,阿娘当然宝贝之极。在她看来,摔断腿的事情,简直就不能容忍。去宁波究竟是几岁,已记不情楚了。反正很小。因为我的人生记忆,大致是从仓基街开始的。
阿娘的家是41号。这是一排青砖瓦房。门前门后,都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宁波人当时都喜欢穿木拖鞋,每天清晨,我都是被木拖鞋的“踢蹋”之声吵醒;每天傍晚,又在这“踢蹋”之声中吃晚饭。这种声音,是仓基街的特色。至今都不能忘怀。宁波城区当时的宁静安详,也可见一斑。
阿娘家的门前,还有一块空地。儿时的印象,那块空地很大。我们整天就在这块空地上玩,奔跑嬉戏。有一次,我在追一个同伴的时候,在这块空地上摔了一跤,面颊摔到了一块青石板上面,顿时血流满面。阿娘抱着我去医院,结果缝了三针。至今,脸上的疤痕仍在。好在我长大后戴了眼镜,镜框的边,刚好遮住了疤。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阿娘家有三间屋。进门是客厅饭厅兼灶间。里面一大间是卧室。我同我二姐,还有阿娘就睡在那里。另一间小一点的卧室,是姑姑住的。现在回想起来,那屋子很暗,四壁灰黑,但很温暖。印象最深的,是那张雕花大床。红木的。上面雕满了各式的人物。形象生动各异。每天睡觉,阿娘都会同我们讲故事,鬼神故事居多,因此,至今我都对各类神灵充满敬畏。
那时候,仓基街的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一个大水缸。那是用来接雨水的。江南雨水充足,老百姓用水,除了井水就是雨水。那时候,天下掉下的水似乎都是甜的。雨水接下之后,加入一些明矾,然后便可食用。有些人家,甚至还会在里面放几条鱼,或者养几个大的田螺。阿娘空的时候,便给我们讲“田螺姑娘”。这个神话故事,不知道讲过多少遍。于是,我经常在梦中,梦到我们家的水缸也有一个田螺姑娘。其形象,就是越剧戏里的林黛玉。
仓基街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家家户户,洗东西都是要到河埠头去的。那条河很干净。一眼可以看到河床上的螺丝。这条河也经常发大水。每天雨季来临,河水便会漫到岸上来。清清的河水,在青石板上流淌,煞是好看。偶然,还会看到河里的胖头鱼,在青石板上翻跟头。听大人说,宁波人是不吃这种鱼的。不像现在,这种鱼,竟然也在市场上卖了。当时,我们都懒得去捡。
仓基街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被动迁了。1989年,我去宁波采访,曾专门去仓基街,看看阿娘的老屋还在不在?寻到仓基街路口,楼房一片。41号,早已不知道在哪里了。在那里转了半天,然后向一位老婆婆打听,41号在什么地方?她驻足打量我半天,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徐家阿三啊?”原来,她是住我们家对面的香水婆婆。想不到,她居然还记得我。老人已有八十多了,但身板硬朗,思维敏捷。她家是属于回迁户。可能是仓基街的风水好,她依然活得好好的。而我祖母,选择了其他的地方。不久便得了病去世了。风水之说,我原来根本不信,但此事让我感悟很多。
关于祖母,我会另文详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