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金醉们 |
问十个人,估计十一个人会说,此期通胀从猪肉涨价开始。但也有人会补充一句,此期通胀于猪肉涨价之前,已经先有方便面涨价这一波及面很广的涨价消息。这十人之外的另一个回答者,就是提问者俺。
但我打开新浪博客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却忽然汗颜了,作为一个产业界人士,我做那个第十一个人,真是对不起自己的行业,对不起自己的饭碗,对不起自己的工资。其实这期通胀,更早反映在一件也是很出名的社会新闻里面,那就是前年开始空调鼓噪着整体涨价,原因是铜原料世界范围内的涨价。
但不得不说,通胀最受普遍关注的时候,还是与民生切切相关的食品涨价时候:方便面与猪肉。那时候的CPI公布时,官方用了一个很好很强大的定位:结构性上涨。而其实呢,在那个时候,因为资源类产品的涨价,企业早已在内部消化通胀,一个办法是提高生产率,另一个办法是被迫关停。唯独没有动用涨价这个办法。
然而民生物资的通胀进一步加剧企业身上承担的压力。众所周知,大多数企业劳工的收入目前是仅排在农民之前的低收入阶层,民生物资的涨价最先冲击的是一些人。因此,企业为了安定人心,唯有涨工资,涨工资的结果是进一步蚕食被资源涨价压缩的利润。但是到去年年中那阵子的时候,很多企业为应对资源涨价而对生产力的挖掘已经接近极限,若再涨工资,基本上已经无利可图。与此同时,股市房市的涨幅却远大于企业利润增幅。两下里一对比,不少小企业主在还没亏本的局面下,主动关停企业,将手头资金投入到股市房市。
我们当时都因此预测,既然卖家减少,买家因为目前旺盛的基础投资势头而不减(这一点可以从统计局每月给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下一步应该是轮到我们企业的产品涨价了。我在此预测基础上提议老大加工资,给自己贴一道富有社会责任的老大的标签。任何一个投机分子大约都清楚那么一点,机会是一道硬杠子,在机会杠子现身之前做点事情,比在机会之后再被迫着做出反应,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大有不同。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虽然目前已经是春节前夕,按说应该是民生物资涨价,工业物资降价的时候,但是我们看到逆常规而动的工业产品涨价。
回顾这两年的通胀经历,可以往后看春节后的通胀局面。
春节后,气温回升和扎堆儿出现的节日过去,会导致民生物资的涨价压力减少,估计很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价。但是因为生产的恢复,工业物资的涨价可能成为新一轮的通胀有力的推动力。
国际油价上升目前被我国政府通过补贴石化企业,而将影响控制在最小。前不久发改委也宣称电力不涨价。然而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快速上升,已经影响到出口。从中国出口的产品的普遍价格上涨了。这据说叫输出通胀。因为自由贸易,我们既然输出通胀,我们当然也会输入通胀,只要我们的汇率上升速度没到一定范围。
但我感觉,有一个拐点已经在前面出现。虽然格林斯潘在去年年底左右有一篇文章里说,以他的经验,通胀出现的时候,人们只能看着它自己发展消亡,而无法通过任何金融手段得意抑制。我对金融界如何操作是无知,但我相信有个普遍规律,当涨价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会自动抑制消费。那时候就是通胀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