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成见们 |
谁都知道,尤其是赶外贸任务的时候,要是有一帮人忽然集体提出不干了,老板将如何自处。老板大多数只有割地赔款。但是事后,老板们会有各种招数对付。本文中解剖的这位朋友事后在淡季时候,将这帮曾出头的鸟儿们全开了。留下的人则是继续长江后浪推前浪,继续着重复着过去的故事。而许半夏的原型则是在一帮人集体提出不干的时候就悍然同意,立刻从其他朋友那儿借人手,拼力完成出口。但不忘秋后算账,等春节时期,外出务工人员基本回家休息的时候,许半夏原型帅两辆车分头找上门去,把那些个趁火打劫的出头鸟分别揍了一顿。回来,全厂都知道这回事,个个噤若寒蝉,以后没人敢出头闹事。但是徐半夏原型的这种做法毕竟不是正当合理且大流的,很少有人性格中有如此匪气,因此我们还是解剖我前文提的那个朋友。
4,于是几个有类似遭遇的同志商量后,提出集中管理,分头击破。说明白点,就是虽然依然是按地区分宿舍,可是要把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分出个三六九等来,这样,那些人里面就彼此轻贱、或挤压,人心无法齐到一起去了。利用的就是千年不变的人性。办法是,从这些人中选出优秀的,转为合同工,提高工资福利,包括宿舍也是分到人口密度小的房间。这个办法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让大家看到甜头,知道只要好好做就能如何如何。但是这种被提拔出来的优秀人很快就脱离了老乡队伍,即使还在曹营,可其带队作用则是弱化了,基本上很少能起到分化人心的作用。再说,给予升迁合同工的名额不可能源源不断,这个好处看似有些遥远。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区域跟区域间也开始产生矛盾。又开始鸡飞狗跳了。
5,同志们都有些焦头烂额,并且随着合同法被劳动局的强力推行,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意识逐步加强。他们集群而居更增添他们交流经验,并抱团的机会。即使他们不再提出集体消失,可他们对权利的诉求一天比一天增加。而这种诉求,显然是跟老板们的诉求是相矛盾的。怎么办呢?互相过招频繁。妥协是没个底的,但是劳动力成本却因为大环境,是无法提高的,权利诉求与劳动力成本之间的矛盾,是需要调和的。而调和就得过招,频繁过招,却容易在群体中激发某种情绪,这种情绪,作为管理者都有些害怕,怕哪天月黑风高被人黑一下。既不愿意妥协,又不能频繁过招,只有另找出路。
待续
前一篇:俺博客不会也来五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