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大学时候学机械制图,最后的设计课里,老师告诉我们螺丝铆钉之类的位置不是你想放哪儿就哪儿,你还得考虑有没有留出拧螺丝扳手的位置,有没有留出加工这个螺丝孔的机械位置等。老师说我们这些没实践经验的人最会犯的错误就是这种细节小错,只知道设计出一个理想化的图纸,至于后来人家该怎么加工,该怎么装配,到最后该怎么使用,都不管了。
当时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赵括的纸上谈兵,不错,没实践经验的人拿出来的理论看上去很美,可没法实际操作。
前几天看到报纸上有业内人士居然也说了这样无法操作的话:
香港中原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施永青认为,未来房价将下跌15%左右。“消费者观望之后,成交量小了,价格就会下降。”
施永青称,在中国,目前房地产是投资、储藏财富的工具,有些人买房后自己不用,也不出租,让其空置,变成了虚假的需求。这给了政府和市场一个错误的信息,导致价格上涨。
他表示,应该让业主增加空置的成本,他就会把这个房子出租或卖出去,供应量增加,价格就跌了。如采取空置6个月以后要收“空置税”。
“现在国家说大单位太多,有人说大单位受欢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中国买房子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投资什么?他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投资。”所以,收空置税的效果,比收转让税的效果还要好。
我不知道他这空置房数据该怎么获得,每天趴小区查哪家晚上前后都没亮灯吗?他这空置这概念该如何确定,家里放几件家具,用掉几度点几度水才不算空置?谁有这人的资料?这人是太子出身还是白手起家的,说话怎么这么不经大脑?
施永青称,在中国,目前房地产是投资、储藏财富的工具,有些人买房后自己不用,也不出租,让其空置,变成了虚假的需求。这给了政府和市场一个错误的信息,导致价格上涨。
他表示,应该让业主增加空置的成本,他就会把这个房子出租或卖出去,供应量增加,价格就跌了。如采取空置6个月以后要收“空置税”。
“现在国家说大单位太多,有人说大单位受欢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中国买房子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投资什么?他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投资。”所以,收空置税的效果,比收转让税的效果还要好。
我不知道他这空置房数据该怎么获得,每天趴小区查哪家晚上前后都没亮灯吗?他这空置这概念该如何确定,家里放几件家具,用掉几度点几度水才不算空置?谁有这人的资料?这人是太子出身还是白手起家的,说话怎么这么不经大脑?
前一篇:酸奶的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