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年代的胡服骑射

(2022-05-04 19:53:39)
分类: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春秋战国年代,曾经的胡服骑射,是中国学习外族先进经验的典故,成就了这句成语。

后来在汉武大帝时期,为了打击匈奴,汉武大帝建立自己红山军马场,从匈奴领地引进良马,建立自己战无不胜的骑兵。

胡服骑射的故事,在上世纪80年代又复演了一次,这次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体现一种态度和精神,大约是在1983年左右吧,中央电视台对西装进行了推广,播音员出现在荧幕上都是板板正正的西装领带,在此之前播音员的服装基本上都是中山装,从那时开始播音员出镜基本上都是西装。

当时电视台的师范效应一下子社会上形成了西装热,我当时在鞍山,同学何澄第一次买了棕色西装,老师同学都围着看,大家觉得很新鲜,对西装品头论足一番,单位当时发福利也是蓝色料子,很多人都做成西装,当时做衣服的西装店很少,鞍山好像就一家,当时生意好得不得了,配套的领带也接二连三出现,但是当时中国还不是很富裕,因此西装的料子都很一般,那时西装店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

外国品牌也进入中国,法国著名的品牌皮尔卡丹,在北京举行服装展,第一次中国人还没有什么感觉,后来就人山人海了,香港的品牌金利来领带进入大陆,曾宪梓挣了盆满钵满,他的英文名字实际上是GOLDLION,按音译一开始是“金狮”,但是听起来好像“今死”,不太吉利,因此起了个洋名“金利来”。

我买的第一套西装是在鞍山西装店单位发的料子做的,后来在成都春熙路的一个商场买的料子一般的西装,上点档次的是北京顺美西装店买的,当时是国内名牌西装,第一条领带是一拉的,金利来太贵了,80年代一条需要150元,那时穿名牌的才买的起。 大

还有就是牛仔裤,媒体也宣传牛仔裤的方便耐磨,刚刚开放很多街上小痞子都穿牛仔裤,因此保守的人都不屑一顾,认为还是过去奇装异服一类的。

我觉得牛仔裤挺精神的,在鞍山南味商店旁边的商摊上花了20元买了一条牛仔裤,同学们也觉得很新鲜,高中同学还借去穿了几天。

提倡西装和牛仔裤,实际上是契合当时改革开放的形势,表明一个态度,中国真正开放了,外媒也报道了出现在中国的西装热。

而到了好像是1988年的冬天,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在播报新闻联播时,突然穿了一件灰色中山装,比较敏感的人,似乎觉得有点奇怪,外媒更是添油加醋地渲染这件事,似乎中国风向有了变化,中央电视台在纸媒上特意解释了一下,当天播音员西装临上节目时撒了水,有了污迹,临时借了一套中山正装,和其他的事不挨着。

现在除了正式场合,平常人很少穿戴正式西装,想起来刚刚开放时,一件衣服都是故事。现在的服装五颜六色,色彩缤纷,没了过去奇装异服的评论。

搜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忆大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