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台

标签:
问天台 |
分类: 湖南、湖北 |
2000多年前,一个怀才不遇浪漫大诗人屈原,在雷雨交加的日子里,在一处天然形成的山顶平台上,向上天一字一泪发出诘问,"上天啊!上天!我有许多事情弄不明白,如果你真有灵,就请你回答我吧!"
"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他问天,问地,问人,问神,问鬼,问吉,问凶,问美,问丑,问忠,问奸,问自然之变化,问阴间之奥秘,问混沌之世界,问不平之社会.这一系列的问话,结成一首诗《天问》,而发问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天去的地方“天问台”,的确这里是一片没有人工雕琢天然形成圆形平整的山顶,周围山峦围绕着他,真是像一座演讲台。
想象在大雨磅礴、电闪雷鸣,屈原大诗人,雨水、泪水、汗水贯透全身,单手指天,诘问苍天,实际上是将心里的郁闷发泄出来,大王为何对我如此不公,为何听进小人谗言,名义上问天,实际上是发泄,问自己的内心。
1978年夏天的时候,我在营口上中学,在电视上看到香港拍摄的电影《屈原》,由香港当时的明星鲍方,出演屈原,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屈原这个人物,母亲也介绍了屈原的事迹,知道他很怨,那时把电影当真正历史看,恨透了楚国大王周围小人和那个不要脸的张仪。
鲍方的形象可能演绎得太成功,后来在我心目中,屈原就是瘦骨嶙峋,手捏长须,仰望天空,忧国忧民的模样,但是后来发现很多古代文人骚客都被冠以同样的形象,就令人感到有点不太舒服,李白、杜甫的塑像图画,好像都一个模样。
另外电影里鲍方的女儿鲍起静在其中扮演配角,引发国内不少人猜测该电影公司是他们父女两个的,实际上他们都是邵氏电影视公司的演员,不是老板,那个年代老板这个词在大陆社会上完全没有。
当时的报纸媒体也借电影宣传屈原的事迹,后来得知端午节也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就是不要河里的鱼吃屈原的身体,因此端午节包粽子,扔进河里,他的故乡湖北秭归,一直是我向往的旅行地,还得知那里还是古代“四大美人”王昭君的家乡。2006年游三峡时路过秭归,但是没有仔细游览过。
湖北湖南在战国时代都是楚国领地,大秦朝灭六国,可能是在楚国碰了大钉子,大将李信盲目自信,结果大败而归,而后大将王翦出马,才战胜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爷爷项燕,而楚国的文化似乎很深厚,后来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争霸,不少人都是楚国人。
而在1979年我在鞍山上中学时,学过一篇课文《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是曾经的国家领导人陶铸女儿陶斯亮怀念她父亲的文章,这篇文章在陶铸在平发昭雪后发表在报刊上的,可以说是一篇怀念加控诉文章,文中有篇陶铸1935年在国民党监狱里写的一首诗“秋来风雨费吟哦,铁屋如灰黑犬多。国未灭亡人半死,家无消息梦长过。攘外空谈成绝学,残民工计导先河。我欲问天何聩聩,漫凭热血哭施罗”其中的“我欲问天何聩聩”可能是我第一次知道“问天”这个词。在与国民党斗争时,问天为何如此昏庸无道,文革期间这首诗似乎写给自己的,问天同样的问题,虽然不是在问天台,所表达的心绪和屈原似乎一样。在这里不由自主地想起来那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