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沙文化艺术中心

(2021-05-21 18:01:35)
标签:

筑梦天下

李瑞环

长沙

分类: 湖南、湖北

2021年5月17日,星期一。清晨起床,昨晚真是高兴喝多了,但没耽误起床,做攻略时设想在长沙游览马王堆汉墓遗址、湖南博物馆、另就是湖南师范学院,可是改变行程,这天是星期一,各地的博物馆这天都闭馆,长沙师范学院由于疫情期间,不对外开放,这三个地方只能放弃。

长沙文化艺术中心

长沙文化艺术中心

长沙文化艺术中心

长沙文化艺术中心

长沙文化艺术中心

长沙文化艺术中心

另选了长沙文化艺术中心,选择这里是在网上看到的,主要的原因这群建筑是世界著名建筑师女魔头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她是伊拉克人,但从小在英国受的教育,后来成为世界著名建筑师,在中国北京望京,上海虹桥,广州珠江边上等地,都有她的作品,虽然在凤凰卫视《筑梦天下》节目中经常看到她,但是我看到他在上述几个城市的作品,感觉不到她的建筑设计风格似乎并不像纪录片中描述的那么有美感,记得有一集描述广州珠江边上的广州歌剧院,扎哈的设计理念是,在珠江边上放置几块石头,在广州珠江上游览旅行时,看到夜幕中的歌剧院,都是曲线,据说设计结构的广东建筑设计院,多次与她发生争论,扎哈以坚定不改设计为著称,但是她的建筑外形,结构设计起来的确十分麻烦,甚至有的难以实现,因此国内结构工程师与她争论不休,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各让一步,相互妥协,看到其他的作品,也是光滑椭圆曲线为主,不觉得很美,她的作品往往是造价很高,占地面积很大,风格和中国的建筑设计风格和环境有点不太搭调。

多年来外国设计师在中国大手笔设计,但是都没有那种脱俗新颖的感觉,似乎很多都经不住历史的考验。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新址等等,已经使用10多年了,尤其是那座国家大剧院,和旁边的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建筑风格完全不搭调,而且是圆圆的,令人联想不好的东西。

那座挑战地球引力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也没有令人感觉是北京CBD的地标式建筑,尚未使用就差点被一把火烧了。现在矗在那里感觉不伦不类。

扎哈在中国现在普遍受到褒奖的或许是北京南部的大兴机场,我没有去过,以后去一趟看看吧,新中国的建筑,自从梁思成夫妇和杨他们那一代离去后,自己民族风格的建筑似乎越来越少,这和多年主流强调使用功能大于外表的理念可能有关系,可想梁先生那代人设计的无论大会堂、博物馆、大学校舍,新中国十大建筑,现在看起来仍然颇具风彩,仍然是城市的地标。再往前推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中山堂、中山纪念碑过去近百年了,还是各地地标。

我们古代的能工巧匠,目前留存的各个朝代的古建筑至今令人看起来仍是那么雄伟壮观,故宫里的建筑据说都是一家姓雷的设计的,他家将各种古建筑都建了小模型,名为“样式雷”,随着大清的垮台,他家也接不到皇家生意,很多模型也都毁了,他们的后代也没有继承那份手艺,有一次在媒体上看到他们的后代,带着自己的晚辈参观故宫,和晚辈们说这都是我们前辈的杰作,他本人只是门头沟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

上世纪60年代以李瑞环为真实背景拍摄的电影《青年鲁班》,主人公李三辈的师傅,采用的放大样施工技术就是古代工匠的施工方法,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可以说明代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的《欧几几何》上半部分,而下半部分过了百年才由清朝的学者翻译全篇,李三辈通过上夜校和技术员学习,获得新知识,才逐渐摆脱他师父那种笨拙的放大样技术。

即使民国年代外国人,美国人亨利.墨菲(吕彦直老师,力排众议,反对学生拆掉南京城墙的城市规划,保护了南京城墙)设计的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等建筑,可以说是融入了东西方元素,亨本人到北京看到故宫的建筑,一直啧啧称赞,觉得中国的建筑艺术十分伟大,我们经常看到的现在的北大校舍,都出自于他的设计,可以说完全融入到北京城古老的氛围之中。邬达克在上海留下的地标,国际饭店、和平饭店等等百所建筑,至今看起来仍然是上海的风景线。

新时代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中国大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香山饭店,后来的中国银行总部(西单路口),苏州博物馆等等都是经典,每座建筑和周围浑然一体,他设计的卡塔尔博物馆,完全是伊斯兰风格,外表就像一位带着面纱隐露明眸的阿拉伯少女,感觉充满魅力,法国卢浮宫的改造,那座玻璃金字塔成为卢浮宫的标志,让人联想起拿破仑大杀四方,勇闯埃及金字塔时期的辉煌。

中国现代著名的设计师,我知道的一位是王澍,我曾经去过他设计的杭州中国美院新校区,感觉他的设计不仅创新,而且保留了中国江南建筑的风格,一些不少地方拆除的破砖烂瓦在他设计中焕发青春,他的另外杰作就是宁波博物馆,一直没有去过,以后去一趟。

另一位是马岩松,他设计的三亚凤凰岛三座建筑十分梦幻,哈尔滨的歌剧院,他听从园林设计师的建议,排除了周围的房地产项目开发,使得那座建筑成为哈尔滨的新地标。在加拿大米奇撒加设计的梦露大厦一直是那里仰望的地标式建筑。

新的领导人开拓新时代,对外国设计师将中国作为大型设计的试验场,不是很感冒,外国建筑师得到的订单似乎比以前少了不少,现在强调的文化自信也有关系,发扬我们自己的文化,舶来品也要融合在中华文化之中,反正我感觉那些年在中国外国设计者设计的我看的觉得很成功的是广州小蛮腰电视发射塔,首都机场扩建T3航站楼,其他的或许我不知道,但看到的不能说是很成功。

说了以上建筑,还是回头看看眼前的长沙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吧,做攻略时就看到这座建筑,扎哈真是伊拉克人,心中的沙漠情怀一直涂抹不去,走到建筑面前,近看还是很雄伟,但是感觉外表的沙漠颜色和曲线起伏跌宕的形态,就会让人联想起那一望无际,起伏不定的沙丘,张牙合口的窗设计,感觉就像沙漠里那些历经风沙的古老城阙,这天的天气多云,气候凉爽,如果是三伏大晴天,走在这附近,是不是热得要命,《让世界充满爱》歌曲里有句歌词“希望有那么一天,大海把沙漠染蓝”,而这里是沙漠将绿洲涂染,沙漠中看到绿洲,是在沙漠中旅行者的幸福时刻,而这里感觉是在绿洲里故意放置一片沙漠,令人不舒服。

疫情期间里面我们没有参观,没给那些低素质保安耍威风的机会,或许里面的设计金碧辉煌,就像北京国家大剧院,外表像座F,里面真是奇珍异宝,装修得无可挑剔。而这文化艺术中心座落在长沙近10年开发建设的梅溪湖畔,这里的风景湖光山色妙不可言,周围一圈也是房地产项目交响曲,高楼大厦林立,我们绕湖一周,这里真是太美了,尤其是湖上桥梁栈道雕塑小品,山上和湖边各有两座巨大的观景台,一眼下去美不胜收,舒服极了,与房地产项目配合的园林设计也是美仑美奂,令人目不暇接,移步换景。

可走过很远的地方回望那座占地面积很大的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这个时候的感觉就非常不好,不仅是她低于周围建筑,由于起伏不定的曲线沙丘,和外表颜色,感觉有点像是乱坟岗子似的,描绘的有点严重。

扎哈于2019年3月31日不幸心梗离世,她最后的未完成作品是日本东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设计,日本政府看到设计,的确是大气磅礴,但也要花费巨资,因此舍弃了她的设计,扎哈为此十分生气,日本政府赔付了她的设计费,据说达千万美元。扎哈还不依不饶,或许气性太大,看她的外表感觉她太胖了,气质中真是符合女魔头的绰号。随着她的离世,她在世上留下了很多的地标式建筑,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总之她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师。

纪念这位女魔头设计师,挺令人佩服尊敬的。

长沙文化艺术中心

长沙文化艺术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长沙访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