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下江南(梅城古镇)竺可桢旧居

标签:
严州梅州竺可桢 |
分类: 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 |
从下涯镇导航前往梅城古镇,接近古城时,遥望前方的山上,有两座和桐居山相似的古塔,我们导航左拐右拐,到了梅城古镇的北门,这里有免费停车场,看纪录片是从南门,一直穿过老街到达北门这边,而我们正好相反,从北门进入穿过老街到达南大门。
进入老街,首先我们到了浙江大学原校长竺可桢的旧居,说是旧居,实际上是浙江大学在抗战期间,转移在杭州的大学,到了梅城避难,并且在这里继续教学,后来形势越来越严峻,又搬到其他地方了,上世纪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大学迁移的电影《流亡大学》就是反映抗战时期大学迁移的故事,最著名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从北京天津迁移到长沙,然后千辛万苦地迁移到云南昆明,蒙自,成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故事一直被人传颂,而其他大学的故事也是一样,只是宣传的不是很多,上海同济大学曾经迁移到四川宜宾的李庄,梁思成林徽因两口子就是在那里度过抗战的艰难时期,营造学社也是在那里做出很多的学术研究,李庄的风景秀丽,村子面对长江,十分安静,非常适合学校在那里办学,实际上也是李庄的乡绅视野开阔,吸引那么多的文化人到这里,对乡村的教育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国民政府的资助下,同济大学进入李庄,一直到抗战胜利,这里是很多中国文化人物质上的贫民窟,精神上的香格里拉。
在此之前选择的另外村庄却拒绝了入驻请求,多么遗憾,李庄不仅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现在也是众多旅行者的打卡之地,那里的白酒、白肉还有很多的好吃的,都是品牌,在长江边上的小广场平台上,摆着藤椅和藤桌,在这里走累了,坐在长江边上欣赏长江景色,回望李庄的古色古香,听着曾经的故事,那份情趣很是得意,十分遗憾地是,那两位力邀同济大学进入李庄的乡绅,1949年之后却被以地主的名义......。但是同济大学没有忘记危难时期的情谊,后来同济大学免费对后来的李庄进行规划和保护。
扯得有点远,从浙江一下扯到了四川,浙江大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学,美国人司徒雷登最初建立的之江大学就是这所大学的前身,现在在钱塘江边上的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已经成为网红景点,只是疫情期间,学校拒绝观赏,否则后来回到杭州本设想到那里去走走,据说浙江大学的大学生,在那个校区里,几乎没有不谈恋爱的,因为校区太美了,太适合谈恋爱了,浙江大学的学生说,在之江校区如果不谈一次恋爱,浙江大学就白念了。我去过青芝坞的玉泉校区,那是后来建的,规规矩矩还有M的塑像,也有竺可桢的塑像,但M的巨大,竺的很小,M在前面竺可桢在后面,感觉像是跟班的。
竺可桢故居就是浙江大学转移到梅城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具体学校在哪里,房间里的图片进行了说明,但是梅城也没住多久,日本鬼子的侵略步伐越来越紧,浙江大学又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在抗战时期中国人也没有放弃对莘莘学子的教育,可以说不仅为民国,这些人后来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有的还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作家等等,可以说这些都是这些流亡大学的正面主旋律。
而在其中也有鱼目混珠的混世的,钱钟书先生那本著名的《围城》里大篇幅描写三闾大学的内部情况,克莱登大学,学校内部的勾心斗角,婚外情等等狗血剧接二连三地上演,实际上钱先生夫妻在西南联大曾经就职过,后来忍受不了那里的艰苦生活条件,离开了西南联大,这也是很多当年同事吐槽他们夫妻两个的原因。
浙江大学可能是清华北大排名中国大陆第三的大学,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的桥梁专家,中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就是竺先生设计并监督施工的钱塘江第一桥,当时建设竣工后没多长时间,还未从竣工通车的喜悦中脱离出来,竺先生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不得不找一个关键点炸断这新建的大桥,自己生的孩子,还未出襁褓,就得掐死,多么痛苦的选择,但是为了阻止日本侵略者的南下,不得不忍痛割爱。国弱家贫是那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写照,抵抗日军只有黄河扒花园口,长江沉船,钱塘江炸桥这些无奈笨拙的手段延缓日本鬼子的侵略。
而竺先生可以说是打下中国现代桥梁建设的第一个根桩,1949年之后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乃至近些年的吉首矮寨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等等人间鬼斧神工的桥梁都摆设在中国大地山川之中,可以说都是后代站在前辈建设的台阶平台上,继续发展建设出的人间奇迹。
1949年前夕,竺先生是蒋介石指名道姓必须转移到台湾的科技届人士,竺可桢拒绝了留在了大陆,而有知识的人都逃不过文革的磨难,现在很多学者给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所谓平反,说不是那么回事,坑的的都是一群方士,接近秦朝的历史书写者记录者都描写秦始皇的暴政,可是现在的所谓学者却将他描绘为亲子爱民的大善人,焚书坑儒也不是那么回事了,或许未来所谓文人描写文革这段历史也会贴上不少金色的外衣吧,不用未来现在一些左大咖就迫不及待地歌颂文革的伟大,那个骚娘们成为不少人的国妈。
上世纪大陆拍摄了关于竺可桢先生生平的电视剧,由电影《天云山传奇》的男主角石维坚出演竺先生,还算不错的电视剧,竺先生为这个国家的建设和教育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看到竺先生的故居就联想这么多,继续向古街里走,看看这里还有什么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