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建德下涯村 |
分类: 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 |
一个接近黄昏的下午,在官场失意的大才子孟浩然,来到建德江(现在的新安江建德段)边,准备在这里住宿,乘小舟停留在江中的小洲边,展眼一望,旷野里似乎天都比树低,透过树林看到平静的水面,清澈见底,天上的月亮映照在水里,似乎距离自己很近。
这就是那首《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这首有点消沉的诗句,却成了大家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一幅优美新安江下涯村黄昏画面展示在眼前。
孟浩然的诗,一般识字的中国人都能背诵朗诵他的那首《春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说是欢快的春日体会,至于他后来怀才不遇,仕途不顺,写出意境很美,尤其是在下涯村这个地方,成就了下涯村这个旅行打卡地。
人在情绪低落时,并不是没有美篇出现,孟浩然在同一时期还写过另外一首诗《问舟子》,意境和上面那首差不多“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可以说没有前面那首那么美,只是一种失意的意思宣泄
唐朝另外一个落地才子张继,在科场失意,回到苏州写出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古到今是苏州寒山寺的经典,寒山寺的钟声响彻全世界,到苏州都去寒山寺去敲钟,半夜在附近运河桥上感受张继的内心和意境。
杜牧在南京秦淮河,想到国破家亡的情景,写出《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描绘国家危难之际秦淮河歌舞升平的情景,也能让人想起那十里秦淮的热闹气氛。行在秦淮河上也能产生一种居安思危的情怀。
而另外写北宋已被灭国,南宋诗人林升看到南宋在西湖歌舞升平,写出《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那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诗人思念家乡,一人在外思念家乡的乡愁情绪油然而生,所发出的感慨。
上述诗词都是诗人在情绪低落时书写出来有感而发的美丽诗句,可以说句句经典,为后代一直在背诵朗诵,中国的诗词宝库可以说是一个文字大金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们到了下涯村,时候首先不对是在上午,而且这里最美丽的景色,不仅是那首诗描写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而是烟雨朦胧的雾气笼罩整个“渚”的景色,可我们来的季节和时机不对,那个时候也应该是夏季,看到网上相片,那“渚”在雨雾缭绕的雾气昭昭中,像是在新安江的仙境一般,竹林居舍在雾气中时隐时现,似乎仙人在其中打坐隐居,在岸边的山上真有一座庙宇,同行的小刘和我爬上山,俯瞰下面的风景,虽然没有那神秘的雾气笼罩,但看到江心洲还是很美的,尤其是透过竹林,更加增加这里的仙境意味。
在江边的山体上,用红字雕刻着孟浩然的那首诗,江边还有码头,做为游人黄昏夕阳西下之时,乘船过江去体会“移舟泊烟渚”的感觉,而这时太阳正在向上攀爬,不是“日暮客愁新”,而是“日当客观景”,这里有一条网红的健康步道,步道是红色的塑胶建的,两边的栏杆时不时就是几首诗词挂在上面,都是与这里或孟浩然有关的诗句,也算是一条文化长廊,驱车走出下涯村,实际上我们没到那个渚上,北边似乎正在建桥,而且北边那片旷野,或许就是“野旷天低树”的景色,而沿着步行道的新安江水真是清澈,绿莹莹的,“江清月近人”,未来要重点打造这个景区,车行在新安江边,这条健康步行道真是很长,一直伴随我们到了下一个目的地,还在延伸,一路上看到三月里的油菜花不再惊奇,也不奢侈,到处都是油菜花田,虽然这天天气阴天,没有太阳,但是金黄色的油菜花还是十分明亮新鲜照人,在路两边一直伴随,似乎行驶在花海里,仿佛一伸手就能把她们拉进怀里。
一路上我们十分感慨浙江无论城市乡村都是那么整洁干净,通过一个十里埠村,这小村庄特别精致,行在这里,似乎时空乾坤发生挪移,感觉自己行走在2002年的欧洲大地上,那次旅行就是在花海里行驶,我们的祖国也是一样的花园国家。
按照导航我们到了,设定的目的地,梅州古城。下一篇就在那里行走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