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2021-04-09 08:34:17)
标签:

旅游

严子陵

富春江

芦茨村

分类: 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

从大奇山下来,驱车经过富春江大坝,通过一个小门口,拐到乘船的码头,这是游富春江小三峡和到达对岸严子陵钓鱼台隐居处的港口,这里虽然是旅游区,但是没有饭店,我们只好吃点豆腐干和泡面充为午餐了。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等了一会儿,游船起锚前往富春江上,说是这里是小三峡,曾经去过真正的长江三峡,看到这里的两岸景色,可也别说或许是心里暗示,真有点长江三峡两岸的味道,只是的确是小三峡,这长度的确很短,没多长时间,船就靠到了严子陵钓鱼台的码头,岸边除了那个大的横幅标志,还有几座古建筑,这里风景真是很美,同船的一个小伙子,聊起来来自于南京,我和他说南京很好玩,为什么到杭州来玩,他回答南京没有杭州精致,而且南京的历代灾难深重,阴气太重,这是真话,多次去南京,都有这种认识。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这时虽然下着雨,但是感觉这里似乎阳光明媚,显得十分明亮,这里也是登山,登上山一边是西台,另一边是东台,西台走上去就到头了,没什么风景,而东台这边沿着小路走下去,就是船码头,这边的小路经过修饰有不少的内容,有很多的名人塑像和书法石碑。走起来感觉很舒服。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严子陵是东汉名仕,他的少年挚友刘秀,后来做了皇帝,曾经多次邀他出山做官,但他却谢绝了,坚持在富春江这个小村里隐居,后世都颂扬他这种不慕权利、不图名利的思想品格,以范仲淹撰写的《严先生祠堂记》中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最为有名,使得严光高风亮节闻名天下。

严在隐居期间并不是什么事也不做,他接济周围百姓,周围百姓对他尊重有加,对他十分感谢,浙江我知道的著名隐士,除了严子陵以外还有《富春山居图》的画作者黄公望,三国人物司马懿弟弟司马授的后代司马承贞(隐居天台山)这三名著名的隐士,说是隐士,他们都是不事权贵。

因此一直被后世所称赞。在这里走的时候,和同伴闲聊天,说现在是否还有隐士,同伴说可能有,别说看过一位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纪录片,他从70年代就到中国台湾采访当代的隐士,1989年之后进入中国大陆,采访在中国大陆的隐士,写过一本书《空谷幽兰》,这本书在中国的佛教界、道教界乃至隐士圈里非常有名,很多人知道他是作者,都热情地接待他,现在他已经是72岁的老人,但精神矍铄,两眼炯炯有神,一脸的白胡子,透出真是一个来自于白人世界的仙人,纪录片中是他近几年再次回访和新访问很多在大陆中的隐士。

在严子陵隐居处看到严的塑像,后人想象他的模样像是个游仙诗人,仙风傲骨。可现今的隐士可不是我们普通人想象的那么浪漫,高山流水,江水泱泱,精神饱满。可以说大多数都是苦行僧,很多人都是为了修行,忍受孤独和寂寞,居住和生活环境都很艰苦,有的人自挖山洞,终日在山洞里打坐念经,做着修行,面带茶色,完全不是以往对隐士的概念认识,而这些隐士似乎都不是在江南,而是在陕西秦岭的终南山山坳里,这是严子陵式的隐居吗?我认为不是,虽然对宗教我很尊重,但是纪录片这种宗教隐士的做法,本人还是不能理解,过几天一定请一本《空谷幽兰》仔细阅读一下,看看书中美国老先生访问的隐士的生活状态。

古人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隐,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心态,陶渊明说过“心远地自偏”,地偏,并不重要,心远,才是关键。

我的一个父辈,上中学时他有两个特别好的挚友,上大学和工作后他们天各一方,但是却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友谊,一直到现在都成老者了,还保持着联系。其中一位姓Z的父亲是国家高级干部,文革前在国家科工委工作,不说那么清楚了,另外一名L同学,后来成为中国最大城市市委常委委员,在文革期间,前一位家庭受到冲击,我的父辈一直没有歧视他家,每次从外地回京都到他家去看他,1978年父辈再次到Z的家,Z和他说,他父亲马上就要彻底平反,回归领导岗位了,父辈为他家高兴,随着Z的父亲的回归,Z的位置也随之而升,父辈1978年之后,没有再去Z的家,一直保持距离,Z同学一直没忘记他,到他的城市看他。。

父辈的行为真有点严子陵的的风范,他所在城市也是西北最大的城市,和北京对比,是有点地偏,但也不差,心远,才是他的关键,没有慕权利和图名利,也不攀龙附凤。

L同学十分尊重我的爷爷奶奶的儒雅风范,当了大官,有时到北京来,专门到我家看望我的爷爷奶奶,有一次家里保姆听说来了大领导,觉得一定是护卫很多,想看看大领导的样子,看到后L一点架子没有,一个随从没带,就是一个人来家里,还买了不少水果,和爷爷奶奶聊天,说起上学时经常来我家的往事,大家聊得特别高兴,离开时大家认为一定有轿车等他,可是送出大门,他直奔公交车站,很遗憾我一直没有机会见过他,我家人见过他的,都对他称赞有加,可惜可能是去年,不幸遇车祸罹难。

讲上面的故事,我想说父辈的隐才是大隐,他没有孤独寂寞在山洞里打坐念经,仍然在自己岗位上贡献自己微薄力量,成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他的研究领域的专家,虽然钱并不很多,但是一种荣誉。

不管什么种类的隐居,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的选择,也是一种放弃,这不是隐士就能选择和放弃,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多次选择或放弃,我们不是隐士,就是个俗人,现在的选择仍是在凡世做自己的事,挣自己的钱,活着自己的生活,走自己游览的路线,乘船经过一个富春江上的庙台,回到出发的码头,开始下一个境地的观赏。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走回富春江大坝,又通过那个小门,驱车前往近几年的网红小村庄芦茨村,据说当年黄公望就是站在那个村落里,产生了《富春山居图》的创作灵感,而现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关于黄公望那幅画,2016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了原本,本人不太会欣赏画作,总觉得过了千年的古画,画面黄呼呼的,不知道为什么成为国宝,大家懂与不懂的都说很美,而在沈阳宋雨桂个人美术馆里,宋雨桂和其他几个画家合作,画了一幅《新富春山居图》,画面上绿树,山居、是、河水、山峦十分清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也带有些神秘和仙风道骨的气质,或许千年以后也成为国宝,现在可能也是国宝。

穿过一个隧道,进入到芦茨村,这里虽然做攻略时,看过视频,但是和自己想象还是有点不同,这是沿着富春江的小村子,老街似乎也进行了改造,老房子的影子已经模糊了,只是在江边的路边有很长一排的民宿,每家都很有特点,或许是淡季,很多民宿的老板都在里面打着扑克消遣,进入到一家民宿,年轻的小老板接待了我,领我进入房间,别说在高一点的楼层里,望着下面流淌得富春江真的很休闲,江山有段堰堤,水流从那里流出,形成小落差,上面平静的江水,在这里变成白色浪花,哗啦啦地留下,到了下面又变成平缓的江水,富春江对岸的山峦郁郁葱葱,十分养眼,悠闲,似乎江面在这里分劈两部分,一部分在这里边,另一部分在山的那边,这里的确适合度假,体会一种慢生活,是很惬意的。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春下江南(小三峡,芦茨村)

和小老板聊天,得知他的太太也是沈阳人,他是沈阳的姑爷,丈人家住在浑南小石河,介绍说现在的确是淡季,我们如订房间的话,150元/天、房间。我调侃说120如何,他笑了笑就今天吧,明天接待团队了,实际上我有点遗憾,到了这里距离我们下一站建德就很近了,但是在桐庐我们已经交了两天钱了,留下他的名片,大家相互告别。

本来设计还要去不远处的石舍村,看到大家有点累了,就打道回到桐庐县城,这晚我们漫步富春江边,欣赏光怪陆离,富有春天信息的富春江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