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往事(21)二一九公园
(2020-07-08 15:16:50)
标签:
鞍山二一九 |
分类: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
“二一九公园”是鞍山最大的市内绿地公园,也是日占时期建设的,原名“朝日山”公园,解放后为了纪念鞍山1948年2月19日解放日,而命名为现在这个名字。曾经我经常和“一二九”运动弄混,据说是东北最大的真山真水的依山傍水的大公园,这都是官方介绍,我还是说说自己对这里的感受吧。
第一次去这个公园,由于家住电业局独身宿舍,距离公园很近,因此刚到的时候,安排妥当,全家就到公园里游览,小的时候在沈阳家旁边,有个南湖公园,那里不是湖而是河,而且没有山,公园的规模和这里没法对比,即使那时的北陵公园,虽然有山有水,但是毕竟是皇陵,公园的味道打了折扣,盘锦小县城里当时就没有公园,营口的小公园很小,虽然小的时候去过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那些地方的公园,几乎走遍了,但鞍山的公园就是鞍山的,和大都市的公园虽然不能在一个平台上评价,但是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一家四口在湖边游览,又走上后面的山上,这座山叫什么名字至今不太清楚,据说日占时期起了个名字“朝日山”,爬到山顶,可以远望鞍山市内,那时鞍山市天际线很少高楼大厦,就能看到焦耐院高耸在天际线中,当时上顶上都是些松树,在山后面是一座军营所在地,后来山顶上还修建成几个炮台,这里应该也是千山山脉的余脉,公园的北侧是动物园,由于幼时去北京动物园N次,因此对动物园没有多少兴趣。
而后的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经常到公园来玩,尤其是上学期间,山上这部分没有围墙,大家出了学校大门跨过公路,就是公园了,大家经常在这里读书,游玩。下面就是关于这个公园几个图景的记忆。
春,
春天里万物复苏,二一九公园也是一样,鞍山的绿化本来就很好,春天里公园里更是百花齐放,郁郁葱葱,而且露天的花卉就很多,黄色的迎春花,早春时节就盛开了,有时赶上春雪,雪挂花瓣的景色非常美。
接着就是樱花,这是这里的主旋律,可能是日占时期日本人种下的,几乎是满园樱花,翻过前面这座山后面的山坳里,漫山遍野都是灿烂的樱花,一眼望去,似乎看不到头,上学期间中午休息时经常爬到山坳里,那里的空气也十分新鲜,爬山锻炼望春花,大家站在山岗上,大声呼喊,山里的回音,有点应声阿哥的味道。
另外就是槐树花,槐树花开得相对晚些,但是香味扑鼻,很多南方来的蜂农这个季节就到鞍山这里布置蜂箱,采集蜂蜜,我是第一次看到蜂农这个职业,这些人挺辛苦的,风餐露宿,追赶春天的脚步,从南至北,采集自然界里的精华,我们学校对面的公园边缘处就曾经摆上很多蜂箱,蜂农就搭帐篷在那里居住,采蜂蜜时戴着面罩,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蜜蜂这个时候可能蜇人,平常蜜蜂只要你不惹他,不撵他,他不会蛰你,如果蛰你,他的生命到了尽头,两败俱伤,你难受,他没了,但是有些风湿病患者,还让他蛰,据说疗效显著。母亲还在那里买过不少的蜂蜜,混合当时时髦的红茶菌,凉丝丝甜蜜蜜的沁人心脾。
公园里的地毯式草坪,很平整、整洁,有的像是少女的长发一样舒展,有的像帅哥头发一样短小精悍,春天里游客很多,很多游客就在草坪上舒展身体,躺地望天。
这是外面的风景,公园里还有一个大花房,玻璃花窖里种植着很多南方的植物,只是假日里这里面比较拥挤,熙熙攘攘的,就缺少了观看的兴致。
五一”和“五四”是春游的火爆时节,有一次鞍山电业局“五四”青年节组织活动,青年们在湖中划船,突然一条船发生翻船事故,在船上的三人全都掉到了湖里,三人一下子手忙脚乱,另外一条船上的落水青年的恋人,吓得一下站了起来大喊,好在在工作人员和其他船人的帮助下,安全脱险。
夏,
夏日里,公园里热热闹闹,很多人都是来乘凉的,在湖上划船休闲,还有一个专门的游泳湖泊,原来中心位置是烂泥塘,后来经过改造,建起了几个小亭子,从边缘游过去,可以在上面乘凉,我上中学时就在这里游过泳,但是当时水质不太好,有些发绿,后来我们上大学时也在这里游过泳,当时大家都不会扎猛子,老牛一扎猛子,拍的前胸都红了。
日本人对这着城市有着很深的情结,因此当时鞍钢来的日本客人,经常到这里游览,有一次鞍山电业局一位小提琴业余爱好者王先生在湖边拉着小提琴,拉的曲目是日本名曲《北国之春》,几个日本游客驻足观听,王先生一看有观众,来了情绪,拉了好几首日本曲目,当时流行的日本电视剧《血疑》的主题曲,也让他在小提琴中演绎出来,日本游客非常高兴,和他用当时中国人觉得很新鲜的现在称“易拍得”合影留念。
后来我将离开鞍山时,同学邀我在那里拍摄相片,看到一位欧洲来的帅哥,在公园里游览,四个外国人,其他人都是中年人,就是那个年轻人,长得真是很标致,有点像大卫雕塑似得,穿着白上衣十分整洁,后来去了意大利,看到意大利满大街都是大卫,不稀奇了。
夏日里这里的深谷中,可以说是浪漫之谷,在公园深处的山谷里,周围私密性很好,静谧安全,夏日里只有小鸟和昆虫的叫声,很多谈恋爱的都到这里面谈情说爱,更有人在里面摸摸索索,甚至......,保守年代说这种行为很难听,但我觉得是很浪漫的事,当时家里居住条件都不好,几家一个厨房,挤挤插插的,在野外体会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也是一种浪漫难忘的记忆。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在大草原上和蒙古公主YH,太监还命令遮挡,周围将士赶紧围成一圈,背对皇帝拿旗遮挡,其中还有一位皇子,那公主还是他的相好,公主完事后,还和皇帝说身体里已经有了他的精血,以后给他生个大皇子,走时还回头望了一眼皇子,皇子不好意思抬头看,电视剧演绎的真是惊天地、泣鬼神。按照传统意义上那就是典型的乱伦,可到了老百姓这里就有了很多不堪入耳的词语,天下真是没有绝对的公平,上海外滩的情侣墙,不也就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吗?
秋,
秋天是二一九公园最美的季节,五颜六色的树叶,慢慢变红、变黄、鞍山的红叶虽然没有本溪关门山那么成片成片,但也是在森林里独扮角色,秋叶纷纷落下,落在地上,湖中,山间,水漂着各种颜色树叶像小纸船在水面上慢慢悠悠地游荡,地上由落叶做成了天然画作,走在上面有时软绵绵的,尤其是在小道上面,一眼望去,很深很远,路面树叶画作比画家的画美多了。
别说公园里这真有一座群众艺术馆“映壁楼”,这里都是些艺术家,有几个还是母亲中学的同学,那座群众艺术馆的建筑风格和坐落位置非常独特,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的飞檐走壁大屋脊式建筑,上面的瓦片还是绿色的琉璃瓦,墙身是白色的,红色柱子,他的位置坐落在山的脚下,背靠山峦,后面就是森林,从公园门口进入公园就能看见那座大屋脊,无论从建筑风格还是森林中的独树一帜位置,就像看到深山里的庙宇一样,但里面的人可不是僧人,都是一群书法或画画的,他们那个年代每年有两次机会到祖国其他地方去写生创作,在国人还没有旅游旅游概念的时候,还是很令人羡慕的。鞍山的艺术氛围还是很浓的,前面文章提到过,再有不少孩子从事美术音乐等艺术工作,国家很多艺术院校鞍山的入取人数也不少。可惜现在已经被拆除了,没有了原来的韵味,这应该是一座保护性建筑。
在上脚下,还有一片苹果树林,秋田时苹果丰收,累累硕果挂在枝头,令人垂涎三尺,在山上望下去一片片苹果树,真实挺漂亮的,红红的果实,弯弯的小树,整齐排列在山脚下,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
有一次晚秋的时候,天阴沉沉的,毛毛雨间或点雪花淅沥沥铺在地上和湖中,湖水静悄悄的,湖边晚秋时节的树木,树叶已经枯萎凋零,雨水滴在上面,流到地上,滴答滴答,像是在伤心流泪,冬天就要来了,好冷啊。
在一座桥下,湖边横着一条小船,船桨搭在船帮上,特别地娴静,那景色就像诗中描绘的那样“野渡无人舟自横”,我们三个同学没让他自横,偷偷上了船,划动船桨,通过小湖沟慢慢向湖心划去,船桨划动湖水的声音,哗啦啦地,湖心这边薄雾袭袭,四周安静的真如仙境,回望背后的山岭,云雾缭绕悬在空中,森林里云气弥漫,林中白色气流穿梭其间,树木和树叶目送她们慢慢变成水滴,有的就躺在树叶上睡下了,有的趴在树干上打着盹,滲入到树干里滋养这些也即将冬眠的大地灵木,有的继续前行,飘到湖边的亭台楼阁和上空,像恋人一样亲吻雕梁画柱,有的就扑在身上不下来了,这个时候似乎这世界上没有了别人,就我们三个人,在湖中仙境里徜徉。好静好美,陶渊明发现世外桃源是不是就是这样。
突然岸上一声叫喊将我们从梦中惊醒,“谁把船划走的”,我们赶紧往回划,到了岸边,管船的也没有难为大家,一次晚秋游湖的经历,真太美妙了!
冬
冬天来了,公园里银装素裹,山峦也被大雪覆盖,公园里也安静了不少,但清晨很多冬游爱好者刨开冰面,在里面冬泳,后来上班后,在鞍山铁塔厂认识了一位闫长斌的纪委书记(后来调中电投),他说我当看到的里面就可能有他一个,他说他常年冬泳,就在二一九公园的湖里,他太太(曾经十五中体育老师,后来也调中电投)偶尔也去,他还向我介绍冬泳的好处,我们人高马大,需要加强身体的微循环,他本来身体很好,可是后来却没到退休年龄,就患病去世了,这锻炼的。
鞍山在那个时期,晨练是很多人的锻炼方式,无论春夏秋冬,清晨都能看到跑在大街小巷的晨练者,尤其是二一九公园里,跑步的,爬山的,公园里都人满为患,我看到一位中年油腻大叔常年光着上身在大街上奔跑,中央电视台还专门采访做了一期节目,介绍鞍山的晨跑,但是冬季的鞍山清晨的空气很不好,雾气一团团地冲出来,人在奔跑时吸入,实际上很有害于健康。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