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往事(六)
(2020-04-27 09:58:32)
标签:
营口 |
分类: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
1988年的春天,离开营口10年后,第一次回到营口,这次出差是我工作的设计院,设计了华能电厂配套工程的送变电工程,当时在营口召开设计审查会,那个时候基建大上马,能源工程先行,华能电厂的建设相应地解决了营口地区当时用电荒的问题,在此之前营口地区没有大电厂,都是从外引入能源,电厂建设相应的送变电工程接二连三的开展。
参加会议有当时的东电基建处(那时不叫部,而是处),基建处长刘贵武、李文成、赵某某、金安文,规划处的处长及员,财务处的大老王还有生技处的人,还有就是华能方面派来的代表,我仅仅和基建处的基本上是父辈的老先生们比较熟悉。这些人目前大部分不在了。开会就在现在辽河边上的国际饭店。当时是营口最好的宾馆,现在也是营口好酒店之一。
当天早晨从沈阳乘火车到达营口,我们住进酒店,下午没事,我就到外面散步,当时市政府就在旁边,孟伟同学去鞍山时,到我家住的时候,我了解了很多同学的情况,当时他和我说,班里当时印象很深的邢焱和耿焱(当时她们一坐),后来都在市政府办公室从事打字员工作,市政府也不远,我就溜达过去,很奇怪当时市政府似乎随便进,没有阻拦就进入了大楼,可也是巧,在楼梯口就遇见了邢燕,她当时已经身怀六甲,正和别人聊天,我还比较礼貌,等她们聊完走向前去,问她是不是邢焱,她睁大眼睛很惊讶,回答“是“,一看就不记得我,我和她说我是你的同学,在上学时你可能对我没有印象,我就和她提起几个同学的名字,龚立强、李英东、帅军、孟伟、刘广磊等等,她很惊讶地望着我,领我到了她们的会议室,她马上去找龚立强,让我等会儿,还拿了不少的电影杂志,消磨等待时光,还和我聊了一会天,聊天中得知她嫁给了当时四班的一个帅哥,那个帅哥当时是四班班长,是一位敢想敢干的主。13、4岁就偷吉普车,开车拉着同学开车到处溜达,有点像《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林小时候。
过了一会儿,龚立强来了,还是那么精神,上学时他是我们班长,见面后非常热情,坐下来聊了一会天,他在当时营口市法律仲裁部门工作,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一个孩子,他似乎比我大两岁,老丈人是营口市的副市长,他又找来孟伟和崔自强,大家见面很高兴,晚上到他家,他做饭聚会了一把,孟伟当时已经在纺织厂从事计算机工作,当时挺牛逼的工作,崔自强当时还在待业,没有工作,帅军后来上了军校从军了,不在营口了,李英东上了清华,也不在营口了,林杰学医在沈阳陆军总院工作,刘光磊在营口,可不在营口市,还有他们四班的陈哲,后来做了海员,成天跑广州,谭沛然马上结婚了,大家都快成家了,或者已经成家,都在事业起步阶段,但龚立强似乎做了一个小官,吃完饭他们送我到宾馆,这次同学见面很短暂,后来也就失去联系。
我还拜访了孙叔叔一家,他们还在那个小平房里居住,孙燕翔已经结婚,有个儿子,妻子好像原来是排球运动员,桂节也快结婚了,她在电业局工作,孙叔叔在电业局好像调到生技科工作,毛姨还在公园工作,还看到不少父亲的老同事。
开会我们技经组由当时的基建处主持,营口电业局的基建处长张文瀚和手下员张萱还有一位老王师傅,张文瀚当时的想法就是将概算计算的高一些,因此忽悠这不够那个不够,但是他专业知识不太强,说话都说不到点子上,实际上那个年代基建投资如果有结余,是不全额上缴的,而是按照一定比例各方面进行分成,前有大连华能配套工程大连电业局成功经验,用结余资金建设了大连电业局的新办公楼,因此营口电业局也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
老王师傅过去年代是老右派,长得像电影演员程之,他是送电专业专工,说话不紧不慢的,都在点子上,但是感觉过去被整怕了,话说的总是小心翼翼的,后来这位老师傅退休以后到北戴河旅游,在浴室里上吊自杀了,具体原因不详。参加会议的东电方面的业务知识都还能说到点子上,华能方面的参加人员都是一群250,而且看上去都是像老农民一样,傻逼呼呼的,一介绍这个是总,那个是处长,开会时胡说八道,什么也不懂,就知道瞎起哄。举一个例子,华能的一位所谓处长提出你们编制概算依据不足,没有发票,这样的外行二逼,你都懒得回答他,可一说出来,华能方面那帮人还跟着起哄,是啊怎么没有发票,我当时年轻,没好气地回答他们,工程还没干哪,没有发生钱,哪来的发票,概算是做计划用的,你家做计划用发票做啊?听我这么一怼,这帮人不再起哄了,事后金长生对我说,那是领导,你应该尊重他们,我回答什么狗屁领导,提出的问题就是250,尊重他们,我才不管什么处长,总哪,都是一群猪。
当时由于编制概算时间非常短,收集资料的时间都没有,因此不少当地的资料都有赖于营口电业局提供的,他们提供的资料在1988年上半年价格有些离谱,本来我就想就这次开会到现场将资料收集完整,然后修改概算时有充分依据,这天开会的时候刘贵武参加这个组的讨论,责令我们当时的领导金长生和电业局方面配合,马上进行现场咨询。
营口电业局张萱陪同我到了概算中所列回填土买土的价格,营口电业局提供的价格是5.5元/立方米,到了大石桥一个卖土的现场,我们咨询当时开发这片山皮子的领头的,他一看我们想买土,大嘴一张“5毛钱一方不讲价”啊!这么便宜!张萱马上说不是现在买,可能下半年买,这位先生要做计划就按1.0元先做着吧,不可能涨价,还咨询其他当地的价格,土地征用等等,土地费用到土地局咨询,接待的人说,华能电厂项目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营口地区的重点工程,因此土地的费用要进行相关减免,相应政策尚未出台,做计划可按原来政策一半考虑,老百姓青苗赔偿费用仍然按原来政策执行。
当时建设项目是卖方市场,电业局求着各设备制造厂家,定价权在设备制造厂家手里,现在转过来了,设备厂家进行投标,那个年代都是电业局求厂家快点生产吧,有时还得给设备厂家点好处费,回到会议现场,我和金安文和金长生汇报了情况,后来听说营口周围的山尤其是熊岳、盖县、大石桥都被当地村匪黑社会垄断,别人已经插不进手了。
在会议休息时间,那时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看录像带,各种港台的电影在录像带里看了不少,武打片和琼瑶的电影最多,我还从孙叔叔家里借了两盘录像带,另外会务组还给大家安排到东方红影剧院里看节目,1988年是中国文艺界走穴的顶峰年,但是我们看的这场没有大牌明星,就是营口当地的草台班子,节目也不好看,记得一位女歌手突然在台上说表演1988年大趋势,连蹦带跳在音乐伴奏下,一层层脱掉身上外衣,仅仅留下乳罩和三角裤,实际上就是没有全裸的脱衣舞,没有什么美感。
这次回营口感觉营口这座城市和我离开时没有太大的区别,10年没有什么发展,那座占据城市大部分面积的盐场还在那里,我家附近的西洋建筑原来的图书馆改为少年图书馆,最不能忍受的是外立面贴上非常恶心的瓷砖。感觉庆幸早早离开了这座破破烂烂的城市。
1988年经济风云突然变换,上半年还是按部就班,下半年改革派听从厉以宁这帮所谓精英的建议,改革要闯价格关,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一下就起来了,这次急三火四价格闯关可能对改革派有不好的影响,权利似乎倾向于保守派。
受经济形势影响原来华能电厂配套工程一下资金就不是那么宽裕了,砍掉了不少项目,其中就有一个我当时编制的概算项目之一盘山220KV一次变改扩建工程,那个变电所是父亲70年代在盘锦工作时建设的。父亲后来对我说当时建设的标准比较低,这次本来要扩改建的,可是资金紧张就放弃了,后来盘锦建市后才进行了改扩建。
1992年初,对所有营口华能配套工程概算进行调整,这次调整非常关键,给营口电业局在三道街建设了一座新办公楼。这个时候营口电业局基建处也换了领导,张文瀚和张萱犯了点事,被检察院找去谈话,后来经过营救出来了,新上任的科长步上升官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