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钓鱼台

(2020-03-23 16:40:29)
分类: 北京故事


钓鱼台

甘家口的南边就是钓鱼台国宾馆,这里过去十分神秘,原来都是解放军站岗把守,后来改为武警站岗。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上网查资料,才知道这里是金朝皇帝在此设立钓鱼台而命名,距现在800多年了,后来乾隆皇帝扩建了,成为皇家园林,解放后改为迎宾馆,据我的四叔说,改迎宾馆之前那里是一片芦苇荡,这个我有印象,因为小时候去八一湖玩,国宾馆南外墙就是很多芦苇荡,国宾馆有了围墙,这里东西南北都有门,北门正对着W楼这边,感觉东门比较气派,应该是正门,南门出去就是八一湖不远了,西门曾经路过,但是没有多少概念。

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这里面是做什么的,70年代一个外国领导人到中国访问,那个年代外宾来访,我们这边都是夹道欢迎,在国宾馆这边也是很多欢迎人群站在马路两边,手拿花束,呼喊欢迎,在爷爷家里的南窗可以看到欢迎的人群,那次以后知道了这里是接待外宾的宾馆。听家里老人说,有一次还看见毛主席陪同越南胡志明主席,从北门口下车,手拉手走进院子里。在那个特殊年代某些人物也在这里住过,打倒“YYF”就是从这里点燃的导火索。

这几天三姑和表哥们在微信里议论W楼后面那座住宅楼是什么时候建的,有说60年代的,有说70年代的,在我的记忆里是70年代中后期建的,以前那里是片小树林,树都不大,1975年我们全家聚会还在那片小树林拍过相片,当时二表哥还拿一个马夹凳坐在远方,照相机在远方,其他人伸出手,造成手托人的景象,挺有意思的,我们这辈人还合了一张影,记得奶奶拍完照就自己要回家,姐姐赶紧走过去搀扶奶奶回家,我的印象很深。

W楼后面的一些矮房子,我一直以为是临时建筑,可是却一直没有拆除,没有那些破房子之前,我们还在那里打过排球,父亲年轻时是排球运动员,经常轻轻一打球就飞得很高,挺神奇的,大表哥也是排球运动员,当时爷爷还提议成立个家庭排球队,和其他企业队比比赛,后来没有成行,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一起打排球,一开始6个人,打一打就落地,当时定个目标连续打20个,可是都不成功,三个人撤下来,另外三个继续打,好像有二姑夫一个,小叔,还有谁我忘了,二姑夫记录垫球次数,他们三个打了22个,特别高兴结束了。

后来这里盖小房子后还发生过事故,后院储存的煤气罐,深夜里突然起火爆炸,将附近楼的玻璃都震碎了,起火时奶奶还在南屋睡觉,表弟于军赶紧将她搀了出来,关上南屋的门,接着煤气罐就爆炸了,将房间玻璃全都震碎了,幸亏出来的早,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很危险的。

W楼东边就是迎宾馆服务人员的家属宿舍,感觉这里的人素质似乎不是很高,看到他们的孩子都野斥斥的,不太舒服,这些人可能都是迎宾馆里做饭收拾卫生的,孩子教育可能也不是上档次,他们这里好像不用做饭,到了饭点迎宾馆食堂给他们这里送饭,他们在一个窗口排队打饭。

在这个楼前曾经第一次看到一位心肌梗塞病人发病倒下,W楼的人都热心跑过来抢救(那时没有120),院里的一位医生被请出来,拿着听诊器听了听,也做了紧急抢救,觉得是不行了,后来得知这个患者,本来是到北京看心脏病的,住院了医生不让他乱动,可他不听话要到甘家口这里探亲访友,没想到半道却心脏病发作,撒手人寰。

钓鱼台

从白石桥出发有一辆无轨电车114路(很早以前是2路),经过二里沟、百万庄、甘家口商场、甘家口、钓鱼台、玉渊潭、木樨地、工会大厦、白云路(原来终点是南礼士路),这条路我十分熟悉,而钓鱼台和玉渊潭附近除了钓鱼台国宾馆,还有很多传统形式的建筑,那些建筑可能都是梁思成组织设计的,大屋脊绿瓦青砖,后来成为梁先生的罪状,其中一个大门楼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工业机械部,后来看到中国科学院的牌子也挂出来了,在钓鱼台国宾馆东门对面马路直行下去不远处就是三里河,这里还有原来的国家计委现在称国家发改委的办公大楼(具体在哪里我至今没去过,据说那里面直接改成JY,几乎没有冤枉的),再往前走到展览路附近,就是我爷爷原来的工作单位国家第六工业部(现在的中国船舶总公司),那个时候除了第一工业机械部牌子明晃晃地挂着,其他七大工业部都比较神秘,属于保密单位,爷爷工作的六机部也属于保密单位,门口没有牌子都是按照地址门牌代替,至今我也不知道大姑夫工作过的四机部(电子工业部,现在似乎叫电子工业总公司)具体在什么位置。

在这附近还有一个礼堂,就是某人拉队伍在北京CHG的红塔礼堂,我们曾经在这里看过不少电影,记忆深刻的是京剧《奇袭白虎团》,在爷爷的六机部礼堂里看的电影就多了去了,70年代看的最多,《难忘的战斗》《沙漠的春天》《翠岗红旗》《巴布斯卡历险记》(罗马尼亚电影)等等太多了,还有很多属于内部片电影,其中一部反映河南驻马店1975年洪水的纪录片,这件事1976年在看电影之前听我小叔叔讲过,在纪录片中看到了现实情况,有一次看电影还遇到了大青哥的同学四虎子,他转业回到北京,后来却年纪轻轻患上癌症,英年早逝。最后一次是在那里观看一部农村题材电影《咱们的牛百岁》,而后就再也没去过六机部大院,那以后似乎中国电影也开始了冰河时代,大家有段时间不爱看电影了,缓了多年才又见天日。

另外就是三里河这里的一个洗澡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爷爷经常带我们去那里洗澡,后来在90年代朱旭、濮存昕、姜武、何勇(当时还是配角,有几场戏)拍摄的电影《洗澡》,其澡堂的结构和三里河的那家澡堂几乎一个模样,看到那部电影我就想起来小时候在那家澡堂洗澡的情形,时光荏苒,电影里的澡堂拆掉了,三里河的那个澡堂可能也灰飞烟灭了,肯定找不到原来踪迹了。

钓鱼台

而钓鱼台这里最美的景色就是国宾馆东墙外的银杏树林,小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里,或许那个年代,照相机都是黑白的,因此照出来没有那个效果,我第一次拍照这里是90年代的一个秋天,主要是给爷爷拍照,当时好像还有大姑,后来我将爷爷的相片放大给每个亲人家都发了一张,当时还是胶片相机,2007年晚秋在北京工作期间,和小付及黑龙江的一位同事去的,可是真是晚秋,银杏树叶都掉了,但是拍起来还是很美的,这里已经成为北京秋季旅行的打卡地,看过那么多的银杏树林,或许是先入为主,其他地方的都没有这里那么妩媚妖娆,令人陶醉!

 钓鱼台虽然近在咫尺,但从来没有进去过,后来听说在她附近,某大人物开发建设了高级住宅,大约30多万元一个平方,居住的人都是非富即贵,据说宋丹丹在里面居住,在我的家乡也有这个大人物开发建设钓鱼台七号,孤零零地矗立在浑河岸边,很多人在大人物没出事时就说那几座楼的风水不好,果然大人物褪掉光环,身陷囹圄,这辈子住不上他开发建设的高级住宅了。

不说历史和不愉快的事了,钓鱼台和她附近的街道建筑风景还是给我留下了不少美好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白石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