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贵州(茅台镇)1

(2018-10-12 10:20:21)
分类: 云南、贵州

    

  

      

 驱车大约2个多小时,打开车窗,一阵阵酒香飘进车里,茅台镇到了,真正的酒都,我们预定的酒店就在红军渡赤水河纪念馆的对面,茅台镇每家酒店都卖酒,而且都是小作坊自己制作的酒,这家也不例外,刘先生下车就和卖酒的探讨这家的酒,安排好住宿之后,我们出门逛风景。

 

   

 出门就是纪念馆,正赶上一拨穿着红军服装,接受红色教育的一个团队,还有解说,因此就跟在他们团队一起走,这样的所谓革命传统教育近些年来非常多,有点变相旅游的性质,解说员讲述红军在茅台镇渡赤水的革命故事,从老相片上看当时的茅台镇就是穷乡僻壤,红军到了这里的时候,茅台酒已经名扬天下,很多红军战士用酒给伤口消毒,就是酒精的作用。

 

   

红军四渡赤水一直是红色教育的经典教程,解说员还是延续传统的解说词,毛主席用兵真入神,实际上当时主要是红军掌握了国民党军队的军事电报密码,而且在国民党内部还有卧底,由于情报的及时准确,因此根据敌军的调度部署,及时采取相应策略,取得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效果,而解说中仍然突出毛的神机妙算,这方面内容基本不讲,而且解说词中仍然延续红军长征的目的,是北上抗日,在我上学的时候就是这种教育,当时真的相信是那么回事,而随着历史知识的积累,都知道了目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红军能够在贵州突出重围,和国民党军队相互倾轧,猜忌不团结有很大的关系,国民党的地方军阀一直和中央政府面和心不和,对于红军的态度也是撵走即可,只要红军不在地方军阀领地,就不再出力,这帮井里的蛤蟆,相互推诿,不负责任的态度,一直没有消停,直到10多年后整个江山拱手让给了曾经能够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人手中,这帮人有的成为战俘,有的丢了性命,有的亡命天涯,四海为家,别说曾经的地盘,就是自己的祖国有人到死也没有机会再回来看看。

 

 

  
另外蒋介石的军事指挥才能的确太差,凡他亲临督战的战役即军事行动几乎没有成功的,对红军这次围追堵截失败了,后来抗战期间的武汉大决战也是仓惶而逃,到西安督战围剿延安,差点丢了性命,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也是大败而归,和毛泽东对比,他真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红军在毛的指挥之下,在夹缝中生存,度过艰难期,成功突围,取得了胜利。 

  

  

  

  

  

     


   

 

 出了纪念馆,走到旁边的吊桥上面,吊桥上可以看到茅台镇的全景,现在的茅台镇已经不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时的小山村,这里完全是一个小城市,赤水河在桥下流过,两岸都建设了很有特色的建筑,过桥下面是国酒广场,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破碎酒瓶雕塑,这个破碎的酒瓶就是茅台酒名扬四海的原始器具。1915年美国主导修建的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为了纪念这个历史创举,美国总统威尔逊建议在巴拿马举办万国博览会,邀请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参加,北洋政府的总统袁世凯非常重视这件事,张罗各地收集精品到博览会上展览,其中就选了茅台镇的茅台酒,运到巴拿马,当时在展会上一开始没人理会中国的展台,而当时包装茅台酒的酒瓶碎了,酒的醇香以下弥漫整个展厅,观众寻着酒香围拢到茅台的展柜前,分别品尝这个酒,都发出啧啧称赞,评委会授予茅台酒金奖的赞赏,这一下茅台酒名扬海内外,成为国酒的代名词。

   

   

 当时生产茅台酒的一个是王姓,一个是华姓,分别称为王茅和华茅,博览会获金奖的应该是王茅,后来又有一家赖姓生产,简称赖茅,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公私合营运动,王茅拒绝公私合营,作为恶霸被镇压了,实际上在那个年代,很多资本家心里都不愿意公私合营,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家业和品牌交给所谓公家经营,心里很不好受,华茅比较识时务,同意公私合营,赖茅本身就有红色背景,因此现在的茅台酒就是这三家作为班底成为现在称国有企业一直延续到现在。

 

   

 茅台酒厂的建设和开发,周恩来十分关心,他本人也非常喜欢茅台酒,据说喝的最多一次是欢迎志愿军回归祖国的宴会上,喝了33杯茅台酒,据说还和许世友比拼过茅台酒量,许世友甘拜下风,曾经茅台酒在遵义生产,可是味道就是差不少,这和茅台镇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地方在山坳里,周围都是群山,中间夹着赤水河,夏日里这里享受天然桑拿浴,空气中有很多的微生物,是其他地方没有的,这些微生物在酒窖里发酵,因此生产出的酒,有独特醇香,曾经一个北方城市,将茅台镇这里的酒窖原封不动挪到北方,还找了很多的酒厂的老师傅,一切全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流程,生产出的酒和茅台酒差了很多,究其原因,就是北方没有茅台镇空气中特有的微生物。全世界北纬30度左右线是产酒区,凡在这条线左右的的国家或城市乡村产的酒都是世界著名的酒。

                                     


     

 走到茅台酒的产酒区,讲解员讲述了一些曾经的老酒窖和附近仍然在生产的酒厂,这里还是茅台酒厂的生产基地,还有一个国酒纪念园,走出这里是杨树湾街道,我在这里徜徉了一会,这条街就是茅台酒厂的历史见证人,街道两旁都是建设的宾馆,每家都有卖酒的,都是自家生产的,酒太多了,都不知道哪家的好喝,在国酒纪念园旁边几个年轻人经营茅台小王子酒,他给我分别品尝了不同价位的酒,真是一分钱一分货,价位高的就就是比低价位的好喝。这里风景秀丽,发几张相片吧。(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