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贵州(燕子岩、丙安古镇)

(2018-10-09 20:57:53)
分类: 云南、贵州

       

 

 由于大瀑布景区的饭店被众多游人占据,因此我们开车到燕子岩景区附近吃了中午饭,饭后进入燕子岩,这里游人不是很多,同行的他们两个差点放弃这里,我的坚持还是值得的,景区里原来是有索道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索道停运,只好依赖自己的双腿向上攀爬,刘先生一开始一马当先快速向上走,我们两个都有点跟不上,可到了一个激流回旋的观景亭后,就停下脚步不再向上走了,我和小胡继续前进,这里的风景在最高处,据说过去很多燕子在这里聚集,因此得名燕子岩,在岩石上面两股很大一瀑布倾泻而下,比佛光岩的那两股瀑布水量要大得多,显得更加伟岸,在平台下面可在瀑布后面感受大瀑布的另外感受,走过瀑布下,很有意思,以为这就是燕子岩的主景观了,打听了一下,说上面还有更漂亮惊喜的风景,我们继续登爬,首先看到的是以前在网上看到过的生命之源的图片,这次真实世界里看到了,再向上看到了这里最壮观的三叠瀑布,小胡问我庐山的瀑布有这里漂亮吗?我看到的庐山瀑布没有一个可以和这里能够和这里媲美的,语言不如看实景,画面更加直接显示这里的一切。                                        在景区门口看到一幅标语,神奇的燕子岩,我问工作人员,为什么燕子岩神奇,工作人员到旁边的摄影时里你就会看到为什么神奇,里面有很多燕子岩这里精美的摄影作品展,其中两幅说明这里为什么神奇,怪不得工作人员不说透,可能就是下面这两幅 

 
 
 每个景区的出入口都很有特色燕子岩风景区的入口也是一座庭廊桥很好看, 

 

 

  • 出了燕子岩又走一段时间的山路,这段山路还算比较好走,我们到了这天计划的最后一个观光点丙安古镇,这个古镇是在赤水河边的古镇,有很多的老房子,有一个吊桥是这里的进口,在前几个景区,贵州对南方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票价优惠,原因是这些省份对贵州进行了扶贫,每年的福利休假都安排到贵州省,因此他们的票价全部打对折,丙安古镇这里也要门票票价20元,卖票的问我们从哪里来,我回答沈阳,卖票的问沈阳是哪个省的,小胡反应很快,说是江苏的,卖票没有概念,江苏省的10元。丙安古镇的历史我没有什么概念,这里讲述最多的就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时这里曾经是“四渡”之一,好像是第二渡,这里有很多红色纪念馆,其中有一个是耿飚的纪念馆,从纪念馆里的内容了解到,耿飚曾经在四渡赤水时,做了很多的器械准备和架桥工作,四渡赤水时红军搭建浮桥,就是将小船连在河面上,上面铺上门板,红军战士就从浮桥上通过,可以说是也是集团军作战的方式,耿飚那个时候是工兵的领导,四渡赤水后勤保障工作十分重要,解放后论功行赏耿飚曾经担任过解放军总装备部领导,改革开放后曾经担任过国防部长,在香港回归谈判期间被香港记者套路,说了错话,使得邓小平非常生气,国防部长实际上不像刚刚解放时很有实权,就是一个排位,中国军队说的算是中央军委,国防部相当于军委里的外交部,就是接见一个外国军事代表团那么点作用。丙安古镇也不是很大,一个小时就走完了,在网上看到这里夜景很美,可是我们到这里时才下午4点多,天还是大亮着,等到日头落山还有很长时间,就在这里的商店和老街里溜达溜达,在赤水河流域到处都是卖酒的,从遵义到赤水任何地方都是卖酒的,这里也不例外,在这里还有很多的民宿,有的就在河边,本来一开始设计路线时,想在这里住上一夜,感受一下水枕赤水河的感觉,由于丹霞溪谷的舒适,因此没在这里住下,由于不是旅游旺季,很多商店很早就装上了门板打烊了。在老城的河对面,是新建的小城,依山傍水很是休闲,在一个广场上面还有一股奔流的瀑布,想象夜间这里的河两岸景色一定十分迷人,这座小镇还是很很有味道的。                                                                          

 
从丙安古镇出来,开车前往赤水市,路上路过复兴古镇,这里也是红军那“四渡”之一的渡口,我们没去。直接开到赤水市这是我建议的,既然我们来到赤水也一定到赤水市看看,赤水小城市,是一个精品小城,干净整洁,赤水河环抱整个小城,我们没有下车,这是在车上看看风景,实际上如果在这个小城里走走还是挺有意思的。从赤水市回到丹霞溪谷酒店,在酒店里喝了这里用石斛泡的白酒,大家很尽兴,休息睡觉,明天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