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漫步天下
漫步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672
  • 关注人气:2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技经史(那年去山东)

(2018-07-31 13:55:52)
分类: 工作经历

1987年底,当时设计院的院长是孙炳林,他是从东北电力设计院调来的,父亲和他比较熟悉,他来的时候设计院实际上比较困难,设计任务不太饱满,曾经到黑河(黑龙江省边境城市)揽过一个工程,但是没有成功,接下来和山东省院联系在山东省找了两个小机组设计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我主动申请做其中一个工程的技经主设人,当时的周主任和金主任欣然同意。

当时这两个工程一个是在山东探沂,另一个在台儿庄,台儿庄由于学习历史时了解过抗日战争中的一场大战,国军取得胜利,后又失败,李宗仁在那里成为英雄,在此之前国内拍摄了一部电影《血战台儿庄》,第一次在银幕上反映国军抗战的血战电影,电影里蒋介石、白崇禧、李宗仁、张自忠、庞炳勋、汤恩伯、池峰城、孙连仲、王铭章等等国民党军人第一次以正面角色展现在国人面前,曾经的历史相片中还有李宗仁俯卧在机枪手旁边的图像,电影里他却是穿着整洁,一直在后方指挥所里指挥,日本鬼子方面是著名的板垣师团,当板垣师团指挥者问手下对面的对手是谁,下面报告侧翼是汤恩伯部,板垣征四郎鼻子一瞥,不屑一顾,下面继续汇报正对面是张自忠部,板垣马上正视起来,这还是一个对手,当时西北军的冯玉祥手下孙连仲部一开始坚守台儿庄,西北军打防守还是有一套的。

而战役中一战成名的川军出川后由于其他战区看不起他们不接收他们,川军当时有个外号叫“双枪军”一支是打仗的枪,另一支是大烟枪,装备也极差,但是李宗仁不管那些,接收了他们,而且这次战役一下将川军打出了名声,在整个抗战期间川军在各个战场上都是英勇杀敌,牺牲众多,台儿庄战役中就是由川军的王铭章带领坚守藤县,壮烈殉国。

这部电影比以前看的任何战争片都残酷血腥,过去看《南征北战》、《红日》、《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等,除了《南征北战》《红日》有点大规模战争的意思,其中《红日》还比较真实,后来还成为毒草,进行批判,但都是国共内战的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反映抗战的电影都是小打小闹的游击战,而《台儿庄战役》确实真实反映了战争场面的宏大残酷,在台儿庄四分之三被鬼子占领后,李宗仁下大价钱拉了一车银元,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由池峰城组成敢死队,在冲锋前李特地做战前动员,士兵们将发到手里的银元都扔下了,池峰城拿着大刀,带领敢死队员一鼓作气势如虎冲锋夺下了日本鬼子占领的阵地,收复了整个台儿庄,加上外围汤恩伯(电影里演绎的是汤迟迟不进攻,听到蒋介石下命令才开始攻击,真正的历史似乎不是那样,藤县失守有他的没有及时支援有关,而后的战役中,他的“反手拍”战术还是很成功的)和其他部队配合,其中张自忠和庞炳勋在军阀混战年代,曾经有过梁子,但面对共同的敌人,捐弃前嫌,团结协作,一举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大胜,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次取得如此大的胜利。

电影里演示了当时国军装备的缺乏,面对日本鬼子的铁皮坦克,吴喜千老先生演的老兵将手榴弹绑一圈在身上,向敌坦克扑去炸毁鬼子坦克,临冲前还和小兵说,记住这天,以后到这天给我坟上烧点纸,小兵没有实现他的愿望,老兵冲出去,小兵也将手榴弹绑一圈在身上扑到另一辆坦克上面,池峰城将军最后大吐鲜血,国军是用血肉之躯取得了那场战役的胜利,后来由于战役调度失败,最后还是失守徐州。

但是台儿庄战役还是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日本鬼子不是打不败的,电影即使拿到现在来看,也不是很过时,血腥残酷的场面不比美国大片《拯救大兵雷恩》差,尤其最后很多国军战士的尸体躺挂在城楼上的场景,真是令人震撼和一种心灵冲击。

这部电影后来台湾方面经过不同渠道,用录像带形式传给了蒋经国先生,蒋先生和幕僚们专门看了这部电影,观看完后蒋先生十分感慨地说:“大陆还是承认我们抗日的,中共对我们的政策似乎有了变化”,蒋先生开口台湾老兵可到大陆探亲访友,两岸的冰河有了一点点地融化。有一种说法,如果蒋先生和邓大人一直活下去,两岸问题或许就解决了,历史没有假设,两岸统一或许就是时间和耐心,最好不是战争手段解决。

电影说的差不多了,说说那次的工作,这个工程的设总是刘国华,秋季设计人员先到探沂和台儿庄收集设计资料,回来后给技经室提供资料,由技经室编制估算和可研经济效益计算,我和胡师傅、王师傅作为主编,我来汇总。

到了冬季要到山东开可研审查会,当时乘飞机是非常奢侈的事情,设计院在院长李铁如带队一大帮人乘火车而且是硬座夜车,上了火车发现就我们室的王师傅、胡师傅和我在一起,其他人不见了,火车上非常拥挤,其他的人在另外车厢里,就我们三个在一起,火车第二天早晨才到了济南火车站,大家一晚上没有睡好,接到一个宾馆休息,对于济南这个城市没有任何概念,睡了一天一晚,第二天早晨乘大客车前往探沂,那个司机是个山东人,倔得哄的,山东省院的老先生给他指路,他十分反感,将他支一边去了,大客车开了一上午才到达探沂县,这里是临沂市下属的县,很小的地方,中午吃完饭我和同行高虹、郭东洋到这里县长在宾馆的房间里闲扯,这个县长倒是很平易近人,没有地方官老爷的作派,谈他的经历还有休息不好的反应,印象很深的是他说有一次谈判,他没有休息好,一开始谈的稀里糊涂,中午休息一会才清醒,下午效率很高,直说你们辛苦了。

下午就在下榻的宾馆会议室开会,这个宾馆就是个小招待所,在那个时期就不怎么样,会议开始刘国华介绍了这个电厂设计思路和总体布局及设计细节,介绍完之后,参加会议山东省计委(现在的发改委)所谓专家开始提问,这是一群官僚,基本上是什么不懂,胡说八道,其中一位中等身材四方大脸的先生,说你们设计的水塔没必要采用混凝土,可以采用玻璃钢的,设计院从事水工设计的尹子旭回答,玻璃钢晾水塔只适合于中小量的水量,像电厂这么大的水量,它满足不了要求,另外一个黑矮胖(像个农民)的哥们提出可研计算敏感性分析,我是技经主设,听他讲完发现这老兄根本不懂敏感性分析是什么概念,敏感性分析是考虑电厂的电价、煤价及其他成本性支出上升或下降对电厂经济效益的影响,这位仁兄竟然说你们敏感性分析中应该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如地震、台风的影响,驴唇不对马腿,设总刘国华接过去说这些自然条件的变化都是我们设计工作中充分考虑到了,没有在敏感性分析中体现,既解答了问题,又给对方了台阶面子。会议在一群官僚专家的胡提乱问中进行了一会,最后山东省计委领导作总结发言,也是不咸不淡说了一堆没有用的话。会议就结束了。

晚上吃饭也是在宾馆里,那个时候山东的孔府家酒在山东很火爆,因此晚宴就喝孔府家酒,晚宴倒是热热闹闹,晚上我和高虹一个房间,他是1987年新来的大学生,搞的是电网规划,他师从设计院老工程师柯俊,这位老先生瘦骨嶙峋的,但是脑袋里很有东西,高虹给我介绍老头自己有个笔记,而且笔记是中英文对照记得,将很多电力术语都用中英文标注出来,柯工介绍说退休之后,以他的笔记准备出版一本电力英文字典,第二天我特意到柯工旁边坐,看到他那本A4纸大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很多的小汉字和英文注释,老先生虽然很精瘦,穿着蓝布褂子,戴着厚厚的眼镜,满脸皱纹,但有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有点大师风范,很值得人尊重。

第二天上午的会议更是走过场,没有什么内容,中午休息到2点多钟,准备出发到下一个地方台儿庄,等车等了很长时间,那个时候每个星期天下午中央电视台都播放一个美国电影,那天正好是星期天预告的是派克格里高利演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以为到台儿庄能够看到,可惜车来得太晚,我们到达台儿庄的时候已经下午6点多钟,下了车就吃饭了,又是孔府家酒,吃完饭到这里的公共洗澡堂洗澡,可不是现在的桑拿按摩周身暖,就是普通的大众浴池,在洗澡期间我和当地人攀谈起来关于台儿庄战役的故事,一位稍微年轻的人和我高谈阔论起来,我问池峰城最后是否战死,老兄顺嘴胡咧咧,池峰城是大将,他怎么能战死,他是指挥员在后方指挥,虽然他知道池峰城。但根本不知道池峰城是干什么的,一位老先生接下来话来,他经历过台儿庄大战,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孩子,战争期间国军将不少老百姓运出庄外,就看到听到杀声连连、枪声炮声不断,他的亲属有在战争中殉国的。毕竟40多年过去了。这里没有了战争的影像,当时我很奇怪,台儿庄这里过去相片李宗仁先生曾经在这里的火车站站牌下面拍摄过一身戎装精神焕发的相片,而现在似乎这里没有铁路了,第二天开会当地人介绍情况才知道怎么回事。

夜晚我和高虹还在一个房间,这里还给每个人一条当地的小毛毯作为纪念品,可是第二天早晨,又被领导要求收了回去,晚上最好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电视里播放的是意大利电影《伦敦上空的鹰》,本来高高兴兴看着,看到一半突然信号没有了,这里的电视转播塔在9点中就停电,因此没了信号。

第二天早晨,我和高虹起得比较早,到宾馆外面溜达,宾馆不远处就是一条河,当时真不知道那就是著名的大运河,河上有很多船,还有一座似乎很老的桥,当地人介绍说过了那座桥就是江苏省了,想找点战争遗迹,非常失望,没有找到。

回到宾馆,吃完饭开会,当地的官员介绍了台儿庄的情况,说这里过去水路铁路交通十分发达,水路就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当时还有铁路,大战之后这里就萧条了,解放后铁路也拆了(怪不得火车站没有了),这里正在进行发展,但是电力是个瓶颈,目前也没有多少钱,只好建设一个小机组电厂,能够救救急,希望这个项目可研能够获得批准,已解决电力不足的情况,那个时期各地都在修建小机组电厂,主要的原因是多年的不发展,能源建设滞后,因此各项发展都不能进行,很多电厂审批还作假故意报低价,因为那个时候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审批需要国家计委批准,因此造价一般控制在限额以下,地方审批能够顺利一些,然后后期再申请投资,形成当时的“钓鱼工程”现象。当地官员说的很诚恳,实际上这些话是给济南来的官员们说的,对我们设计院具体设计的人员没有什么用,会议下面的议程还是设总介绍设计思路和情况,那些官僚专家提问,都是些不咸不淡的外行话,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基本上下午就没有什么事了,我本来想去前期来收集资料的设计人员拍摄的门楼相片,当地人介绍那是拍电影建的一个门楼,不是过去留下的古董,就放弃了想法。

下午大客车拉着我们大家前往济宁市上火车,这次买了几张卧铺票,王师傅和胡师傅几个老同志还有在期间得了重感冒的勘测队侯连成乘卧铺,年轻人都乘硬座,还是夜车,我在餐车自己买了一瓶啤酒喝完之后回到车厢里,在硬座上坐到第二天早晨,这次旅行难忘的一段精彩片段在火车上上演了,发电室的几个接近中年的同志,每个人在火车上讲述自己的爱情生活,刘国华、田惠娟,黄颖,他们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的媳妇和丈夫如何认识,如何相爱、如何结婚生子、如何生活等等,我似乎就听到了田女士的经历,前面的人的讲述我没听到,车厢里很拥挤很热,但是还是有点鸡皮疙瘩起来了。这个片段一直在设计院流传,后来的新大学生都知道这段故事。火车逛悠逛悠可算回到了沈阳,下车回家,这次旅行结束了。

回到设计院上班后,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工程后来就没有了下文,孙炳林院长没有做很长时间就到北京燕郊华北电力设计分院就职了,随他而来的从事水工设计的佟先生和戚先生及刘女士两口子等人留在辽宁院,后来混得都不太好。一位来自抚顺电厂的张菊珍女士接任孙炳林的职位。

转眼之间31年过去了,当年老人和接近中年人都已经基本上退出职场,甚至有的归天了。我宾馆同房间的高虹10多年前调到省公司由于连续加班加上高血压,在办公室突发脑干溢血,险些丢了性命,给他做手术的大夫,做完手术一下出了名,他将脑干出血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真是可有牛吹了,高虹目前恢复得还不错,就是有点踮脚(曾经的足球运动员)。

31年后的今天台儿庄现在修辑得十分漂亮,恢复了满清乾隆时期“天下第一庄”的风采,还建设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成为山东枣庄旅游休闲的胜地,很多人都到那里休闲度假,据说是台湾人出资修建的,但是当地当时主事修建的官员,后来由于腐败问题被抓了起来,台儿庄有机会回去看看,看看横跨两省大运河上的古桥是否还在,再感受台儿庄战役时国军的英雄气慨,天下第一庄的休闲,古老运河的风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