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夏天,我在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记得那应该是7月底,当时就和几个当年毕业的同事一起到了设计院报到,李学崎、刘敏仪、刘绍中、孙逊、高宏、高宇宏,鲁波、李广柱九个人,其中李学崎、刘敏仪、高宏东北电力学院毕业,刘绍忠是武汉电力学院、高宇宏辽宁大学,孙逊和我一样都是电大毕业的,鲁波是兰州大学英语系,一开始单位组织大家进行职前培训,负责培训的是一个矮胖子曾庆和先生,主要培训内容是书写仿宋体字,设计院主要的工作是画图,因此仿宋体是非常主要的文字,宋爱萍成为我们的老师,教授大家书写仿宋体,大家学习了大约一个月,在一个周末的中午,当时的领导来看望大家,记得当时任总工的王琛说了几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大家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未来的日子很长,如果有一天大家离开这个单位,你要留下些东西,让人记得你,你就不失败。下午,大家到单位附近的万柳塘公园,在湖上划船游戏一番,第二个星期一就分配到各自科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当时的设计院在南塔街里,原来这个区域就是郊区,设计院是1978年成立的,一开始和东电在一起,我们来时已经搬进这个楼,当时周围还有很多旧的贫民窟,这座办公楼也不大,后来的日子里多次扩建,后来干脆放弃搬了两次家,现在在浑南建了大楼,算是稳定了,当时单位门口的展板上写着“静、净、敬”“三jing
”解释出来就是工作场所安静,工作环境干净,同志之间互敬,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企业文化,可是上班后才真正认识和体会这个企业的真正面孔。
我学的是经济,因此分配到技经室,实际上学校学的东西和即将从事的工作还是有些差距的。来到技经室,当时的科长是周子琦,副手是金长生,还有王占庭、胡芳莉、李继华、周素华几位女同志,男同事除了两位科长,还有姚杰、张成光、常汝安,办公室就这么几个人。一开始不太清楚这里的工作性质,后来逐渐了解这项工作就是计算设计完成工程的造价,在那个年代工程估算、概算、预算是由设计院编制出版的,当时设计院一线设技经、发电、变电、送电、系统、勘测、出版等科室。二线办公室、财务、人资、计划、党政、工会等科室。(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