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久违了,哈尔滨。

(2017-12-08 10:26:35)
标签:

哈尔滨

中央大街

索菲亚大教堂

分类: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2017年12月7日哈尔滨

      2017年12月7日我和3个小学同学,从沈阳启程开始了哈尔滨雪乡之旅,引起这次旅行的想法是前些日子鞍山的同学们要到雪乡去玩,本来我也想和他们一起同行,可是回到沈阳一查他们的路线乘车时间太长了,将近10个小时,而且去的是吉林的雪乡,我感觉去雪乡去一个正宗的牡丹江雪乡,因此另辟蹊径约上小学的同学,他们三个愉快地答应了,在家做好了功课订好在哈尔滨的酒店,下火车去哪里玩,在网上还订了一个雪乡两日游的旅游团,这个团乘车5个小时比鞍山少一半时间,高铁两个小时就到了哈尔滨,现在真方便,在火车上订了个专车,下了火车专车将我们送到宾馆,在网上看到宾馆十分漂亮,实际上条件一般,收拾一下我们就步行到索菲亚教堂溜达,索菲亚教堂是当年俄罗斯的随军教堂,教堂的规模并不是很大,是拜占庭式建筑,哈尔滨文革之前最大最具艺术性的是圣尼古拉教堂,可是在文革破四旧的狂飙中被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一群狂民砸毁拆掉,1997年的时候我曾经来过哈尔滨,当时看索菲亚教堂还比较新鲜,在教堂周围还有不少房子包围着,文革期间曾经是一个仓库,当时教堂四周全是居民住宅,而2015年再次来到哈尔滨发现原来教堂周围的建筑全都拆除了,修成了一个广场,但是教堂毕竟太小了,有点撑不起大广场,因此在广场的一角还修建了金属结构的棚架,才使得广场不是那么空旷,这次我们进到教堂里面,1998年的时候里面仅有几张哈尔滨标志性建筑的摄影图片,而现在分为三个部分历史、建筑、人文,哈尔滨的有特点的建筑都是俄国人当年建设的,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建立得益于俄国人当年建设中东铁路,使得很多在山东河北的内地人闯关东到东北淘生活,据说一个叫邓林的山东人是闯关东的导火索,他在东北给俄国人打工,回到家乡拿回了300大洋,一下轰动四乡,一传十、十传百、传播到山东河北地区人由于自然灾害绝收,东北能挣到大钱,因此闯关东成为中国那个时代的几大移民潮之一,现在很多东北人的家乡山东河北居多,我们家就是我的太爷爷吕世田从老家山东海阳县闯关东到了黑龙江海伦县,经过多年打拼,成为地主,后来我爷爷吕承志将自己全家带离黑土地进入到北京城,
        回头说我们的这次旅行,从索菲亚教堂出来来到哈尔滨目前最吸引人的中央大街,这里是很多当年俄国人日本人犹太人建设的具有欧洲特点的建筑也是一处万国建筑博物馆,以折衷主义,仿巴洛克风格、新艺术风格的建筑,这是东方小巴黎的缩影,哈尔滨曾经命名为东方小巴黎,就是这里法国新艺术风格特点的大楼很多,这些建筑大部分是在中东铁路建设后还有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之后很多俄国贵族拉家代口跑到哈尔滨来避难,这些贵族不仅带来了人,也带来了新的文化,哈尔滨迎来了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到达中央大街,2015年春节前夕我曾经来过哈尔滨,当时中央大街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尤其是抗洪纪念碑附近,很多人在这里放天灯,放了一会来了警察,没收小商贩的天灯,而今天中央大街上人员稀少,有点冷清,我们选在马迭尔宾馆西餐厅吃晚餐,这是百年老店,对面是华梅西餐厅也近百年了,在纪录片《中国名街》其中一集《哈尔滨中央大街》详细地介绍了中央大街的来历,介绍中央大街的石道的石道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块石,而是一块块条石,竖立起来一块块砌成路面,一块条石当时价值一块银元,这是一条非常结实而又昂贵的路。纪录片中描述了马迭尔宾馆,曾经是哈尔滨的最豪华酒店,宋美龄就在哈尔滨就下榻过这里,我们吃完饭就回宾馆休息了,准备第二天的雪乡之旅。

2017年12月7日哈尔滨

索菲亚教堂图片展。

2017年12月7日哈尔滨

索菲亚教堂

2017年12月7日哈尔滨

马迭尔宾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89

2017年12月7日哈尔滨

 

2017年12月7日哈尔滨

 

2017年12月7日哈尔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