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行程的最后一天,很多购物瘾还没买够,许先生用东北苞米茬子口音和几个购物瘾说道“我对导游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最后一天了”,这天是周六,欧洲人休息日绝对不营业,营业的都是中国人开的商店。先不说购物的事,先说说这天的行程。
这天一早晨我们到了威尼斯广场,威尼斯广场是大理石修建的白色建筑,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十分剔透,雄伟壮观,在《罗马假日》那部影片中有这里的镜头,前面说到很多意大利电影,意大利作为艺术之国,电影艺术也是十分璀璨夺目,获过奥斯卡奖的电影《末代皇帝》贝托鲁奇就是意大利人,威尼斯电影节是欧洲几大电影节之一,菲名海内外,而意大利在40-50年代拍摄的《偷自行车的人》《警察与小偷》都属于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偷自行车的人》主角不是专业演员,完全是本色演出,十分淳朴,电影描写二战之后意大利普通民众的生活十分艰难,男主人公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需要自己有一台自行车,妻子咬牙买了一台自行车,工作以后很好,可是在工作期间自行车被小偷偷了,电影围绕着主角找自行车,找警察、算命的,最后都找到偷自行车的人,自行车也没归还,电影属于写实主义,获得巨大成功,主角扮演者甚至得到好莱坞邀请,但他没去,电影也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改善,家里还是很贫困,这是现在小鲜肉演员不能想象的,临终时握着妻子的手说“我要是去了好莱坞,可能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意大利还有一位世界著名的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上世纪七十年代受中国外交部邀请到中国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中国》,后来成为中国媒体批判的靶子,主题是污蔑社会主义新中国,这部电影现在网上随便能看到,没觉得怎么污蔑中国人,在那个时期必须批判,我的大姑在医院工作,当时要批判就得以批判的态度看这部电影,大姑回家说电影挺好看的,其中的纪录片记录的的是当时中国医疗界成天鼓吹的所谓的针刺麻醉,做手术不用麻醉药,用针灸麻醉,还拍过一个电影《无影灯下送银针》,媒体上吹的神乎其神,让摄制组拍摄中国医疗的大突破,老外可不管那个,拍摄患者针刺麻醉是否真的不痛,患者也实话实说,不行痛的很,幸亏打了点麻药,要不痛死了。这成了污蔑社会主义形象的罪状,必须猛批,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连篇累牍地发文章,批判安东尼奥尼,是西方的孔老二,连辽宁学习北京黄帅的反潮流英雄杨莹也写批判安东尼奥尼的诗文,她的反潮流完全是没事找事,当时辽宁紧跟四人帮,上面出个什么,辽宁就有什么,实际上这次表面上批判安东尼奥尼,背后是场内斗,由于邀请安东尼奥尼是周总理指示的,四人帮把持宣传机构,没事找事给周总理难堪,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部门专门到意大利看望安东尼奥尼先生并道歉,那个神乎其神的针刺麻醉在医疗界也踪影不见了。80年代初期意大利邀请中国留学生到意大利学习电影艺术,一个名字叫李向阳(和平原游击队里的抗日英雄没有关系)家里有点背景,幸运的公费留学,前些年凤凰卫视采访他,他已经人到中年了,没有回国在意大利混的不好,采访时还说当年见到安东尼奥尼的激动心情,可是见到大导演,自己也没有什么成就,还在欧飘哪。
在威尼斯广场对面的一个小教堂前面,一个马车拉着一对新郎新娘要举行婚礼,大家围上去一睹为快,马车很精致真像是童话里走出来似的,大家还想进入到教堂里看看婚礼,教堂很小主持人赶紧关上大门,拒绝参观。
从威尼斯广场离开又到购物的地方,很多意大利人开的商店真是关了门,购物瘾们进入到中国人开的商店,仿佛要将商店购罄,商家高兴地屁颠屁颠的,真是遇到有钱人了,有的人买完衣服就穿上了,购买完CUCCI皮带就换上,那个时代CUCCI真是便宜,而且不必怀疑真假。
购物结束后到了罗马机场,购物瘾们又在免税店里开始了扫货,我仅仅买了几条丝巾和两瓶马爹利洋酒,其中一瓶至今还在我家酒柜里放着,15年了一直没舍得喝。安排飞机座位时我特意要了紧急舱门的位置,当时还不加价,现在需要另付款了,飞机正点起飞,在飞机上看看白云,很是舒服,还第一次在飞机上看到了日出真是漂亮,大约北京时间晌午到了北京首都机场,转机回到沈阳温暖的家里,欧洲之行结束了,可能是时差问题,晚上十分困倦,早早地就睡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