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呼伦贝尔(回到阿尔山 第七天)

标签:
伊敏 |
分类: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

这次旅行有个遗憾就是没有重游伊敏,19年前在那里曾经工作了一个月,乘上海拉尔回阿尔山的火车,在火车上看到伊敏的风景算是弥补了一点遗憾,从阿尔山来的时候没有注意,回程时看到伊敏这里有了很多的电厂,这里已经已经成为能源基地,很多发电公司在这里跑马圈地,建设发电厂,而当时我工作的伊敏电厂就在火车站旁边,现在已经全部划给华能集团,华能集团电厂的大牌子十分醒目,电厂已经扩建了两台机组,显示电厂非常壮观,回忆19年前的一幕一幕,似乎就在眼前,当时的工作是华能和我们联合工作,后来双方在工作中发生些矛盾,都是工作中的事情,我认为已经过去多年,双方都应该放下了,华能的潘处长应该退休了、小王、王女士可能还在职场上、伊敏的肖厂长、彭厂长,宝玉厂长应该都退休了,审计处的张处长,如果在世现在也差不多接近80多岁了,赵女士应该退休了,基建处的龙海生也应该退休了,黑龙江火电三公司的方经理、赵经理、曹女士、孙经理都应该退出职场了,小崔和赵宝贵应该正当年,黄经理已经去了北京中电联,跳出施工单位火坑,吃皇粮了。北京华北院王先生、董先生应该也退休了、王鑫可能还在工作,东北电力设计院的吕辉、赵彦文等人,也都颐养天年了。我们一行的王先生、卢先生、老姜、张处长都退休了,陈先生已经离开原来单位去了上海,回想起来当时在其工作的时候大家一开始还是比较和谐的,后来由于相互公司利益的问题, 产生了一些矛盾,实际上伊敏电厂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波诡云谲,由于人员来自于电力、煤炭、和当地不同系统,因此形成不同的圈子,相互之间争权夺利,一开始这里的厂长李顺,来自于我们系统,因此和我们系统走得比较近,他是个东北大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工作作风比较强势,说一不二,在他领导下伊敏电厂的各个帮派不敢起刺。可后来患病成为植物人,他病后帮派势力就分崩离析,原来煤炭和当地人就比较靠近华能,我们系统的人比较受排挤,后来肖厂长来自于我们系统,他自己不愿趟这道浑水,岁数当时就比较大了,也没有李厂长那么强势,但毕竟是一把手,当地宝玉副厂长与他不和,因此大家的矛盾越来越深,对于建设电厂的话语权,宝玉的思想就是要他们说的算,而我们系统要维护我们的利益,因此双方矛盾比较尖锐,宝玉副厂长及圈子和华能比较近,因此请求华能派出检查组,由于是股份各占一半,因此华能也征求了我们系统的意见,那个年代我们系统对SJ工作并不像现在那么受到重视,公司派我们去工作,也没有想太多,感觉很随意,但是我心里感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毕竟牵扯到我们公司下属单位的利益,而请示一同前去的张处长,张处长根本不懂基建的业务,也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只会喊大口号,严肃认真开展工作,在他这里得不到支持,因此工作期间给当时的一把手领导打了个电话,请示如何开展工作,当时的领导很重视,和主管基建的领导汇报,我们的处长也打电话告诉我要收着点,但是华能方面的人我们控制不了,后来公司派基建部老周到了伊敏,但是老周的业务水平和口才相对较差,被华能方面经常抢白,因此他很窝火,但华能方面提出的一些问题有些经不住推敲,最终的结果也是抓小放大,后来扯了近一年,华能的潘基民有时还很激动,但后来由于很多问题没有做实被推翻,因此被他们的董事长狠狠地批评了,当时的工程造价管理从业务角度来说,如果拿现在观点来看,的确有很多的问题,即使在那个时候粗放管理的体制下,也有很多的问题,工作的事不宜说得太多,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当事人基本上退出职场,看到雄伟的伊敏电厂屹立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还是很壮观的。













后一篇:在安徽的日子里(亳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