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种传媒炒作浙江横店即将花费巨额资金重建圆明园的事件,对这件事情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坚持应该建设,而另一方坚决反对,为什么有争议,就是双方对这件事情都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双方的力量都很均衡,我现在是要评论的是反对方的意见,许多反对意见有几个方面,但是听起来感到比较别扭,首先一些专家说,重建圆明园代表着中国人的历史观的错误,重建圆明园,国人就会忘记中国历史上清代那段耻辱史,似乎认为一个圆明园的重建就会使得国人觉得自己腰杆挺直沾沾自喜。对这个观点十分得不认同,首先重建圆明园不是在被毁的圆明园旧址上建设,而是远离北京1000多公里的浙江横店,而且新建的圆明园不是过去意义上的皇家庄园,而是为了开发旅游增加横店知名度的商业行为,是每个人都可以观看享受的大公园。北京的圆明园目前已经成为遗址公园,里面摆放着当时被毁时的旧貌,有些也进行恢复建设,每个在里面的游人都感到英法联军的丑恶,想象100多年前圆明园的辉煌,对圆明园的被毁和中国那段耻辱史感到可惜和愤怒,而想象归想象,图板上的描述代表不了真正的实物,上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看到圆明园时就觉得什么时候能够看到真正的现实圆明园,想象那是非常宏伟壮观令人心旷神怡的万园之园,在80年代这只能是一种想象,而现在当真要有人实现她时,却引来这种声音令人感到奇怪,当年杭州的雷峰塔倒塌时,鲁迅先生一篇《论雷峰塔的倒塌》,似乎代表了旧中国的妇女得到了解放,结果当雷峰塔重建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论,似乎中国妇女又压在塔下了,而当雷峰塔真正屹立在西子湖畔时,也没有看到那个妇女受灾受难,雷峰塔又成为西湖边上一处美景。
如果圆明园真的建设起来,通过建设好的庄园与北京的废墟对比,能够更加增加国人对历史的反思,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庄园就变成了废墟,会更增加国人的历史感记住那段耻辱的历史,
况且每个人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到了圆明园就会增加,北京的圆明园许多人都去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她的那段伤心历史,而没去过的人并不一定不知道中国的屈辱史,历史的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面的范畴,而并不是建设一个公园就会抹杀的,我们的历史感不是那么脆弱的,曾经在少年时期中日友好的年代,我们的教育和宣传美国在广岛扔下的原子弹是一个罪恶行为,好像我们与日本是盟国,日本鬼子是八路军小米加步枪打跑的,而真正的历史展示在面前才知道是什么回事,过去我们国家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很少,现在多了起来,恢复往日的真相,这些纪念馆不是每个人都去过,但不耽误人们对那段抗日战争历史的回顾和学习,我们的历史感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真正的历史教育才获得的,不是几个建筑物和纪念馆就得到的。
反对建设圆明园的人士还提出,我们国家现在是发展中的国家,许多人还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因此花费如此大的资金重建圆明园是没有考虑国情,如果这样说得话,我们的三峡工程、国家大剧院工程、奥运工程等等都不适合国情,就应该将这些钱分给贫穷百姓,就会解决温饱问题了吗?况且这个大公园建设之后,会增加许多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能使许多贫困的家庭摆脱困难。
我认为圆明园不是建与不建的问题,而是如何建得好的问题,要使建设起来的圆明园真正展示当年的辉煌,成为一个建筑史上的丰碑,让后人看到这的确是一个精品,不要让人看到是一个三流赝品,后人看到后不对当年英法两个混蛋的破坏产生一种“什么破东西,烧就烧了吧”的感觉,要使后人看到曾经100多年之前,我们的前辈曾经创造出了一个同样辉煌,却被一群流氓烧掉了,我们为什么没有保护好,是什么原因造成那种灾难,我们如何去保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瑰宝,圆明园我真期望你的重现,期望你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