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北京故事 |
记得那是1975年的春节期间,当时正是海城营口地震之后,我爷爷奶奶决定这年整个家族聚会一次,我们外地的亲人全回到了北京,这天好象是大年初三,我的爷爷和父亲领着我到北京西四的胜利电影院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创业》,看完电影正赶上午饭时间,爷爷和父亲带着我到了一家小门脸的小吃部,进了屋一看这个饭店的确很小,仅仅4张小桌子,几条长板凳,记得就两个师傅在忙碌,他们的岁数大约近50多岁,两人十分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坐下后爷爷和父亲就点了主食,当主食端上来后,我一吃,嚯真辣!但继续吃下去,感觉到真香,特别地好吃,问父亲这是什么?父亲回答这是朝鲜冷面,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朝鲜冷面,真好吃就是太辣,印象中那次吃的冷面不象现在的冷面那么多的汤,但是特别地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当时价格相对来说还是很便宜的,记忆中好象5角一碗面,不要粮票。
后来在我居住的城市里到处都有了冷面馆,但是无论怎么吃,都吃不出在北京第一次吃冷面的味道,感觉差了很远,而且一次去清河电厂出差,听说那里的冷面馆的师傅是在北京的西四学的手艺,很想去吃,但是由于匆忙,错过了机会,因此就下定决心一定再到北京的西四冷面馆吃一次冷面。
我第二次到这个饭店吃饭是在9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到北京出差,特意到西四找到这个饭店,由于没有记住饭店的名字,只好向路人打听附近是否有朝鲜冷面馆,路人很热情地告诉我在前面延吉饭店,到了饭店后,饭店的规模已经不是过去的小门脸,已经建成了小二楼,而且许多人都在排队等着取面,场面十分热闹,我也排队买了一碗冷面,这时的冷面的配料就更加讲究,牛肉、苹果、辣白菜等等一一齐全,但是吃完后的感觉和第一次吃的感觉相差很多,可能是改革开放后,好吃的东西多了,就没有以前那种新鲜感了,但是对比其他冷面馆的冷面,这里的冷面还是很有特点的,从那以后每次到北京,延吉饭店是我必须去的地方,去吃朝鲜冷面。今年年初和夏天又去了两次,这里已经改造的象是西式快餐店,各种朝鲜风味的小吃也是琳琅满目,冷面还是那么好吃,而且在饭店门口标明这个店的历史,好像是1945年开的店,距今已经60年的历史,经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发展成目前的规模,历史的风雨已经刮走许多东西,却留下这块小地方,第一次在这里吃冷面,给我留下美好和难忘的瞬间,这里成为我心目中北京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