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之行印象(厦门、石狮)

(2006-09-22 11:36:13)
分类: 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

                厦门、石狮

    由于来过厦门和石狮,因此这次非常想看看这两个城市是否有变化。从福州乘车三个多小时就到了厦门,和沈阳到大连的距离差不多。首先到了集美,游览爱国富商陈嘉庚的故乡和他的陵寝,陈嘉庚当时可以说是华人首富,相当于现在的李嘉诚。他热心于教育,将自己的资金投资建立了全国有名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学院。抗战时期又捐款支援抗日救国运动,但后来对国民党腐败堕落感到失望,因此没有追随蒋介石到台湾。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政协副主席,为国家建设倾其所有。他建立的这两所学校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名校,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虽然他十分重视教育,但他的9个子女没有一个上过大学,都在国外经商。集美学院和厦门大学的教学楼都很有特点,导游介绍说这是中西合壁,上边带礼帽,下面穿西服,想必也是陈先生的想法,就是要大学成为兼收并蓄、互通相补的人才培养基地。福建之行印象(厦门、石狮)

    进入到厦门市,感到厦门的变化完全超出我的想象,过去低矮的旧房已经不复存在,代之是很有特点的高楼大厦。沿海的高速公路建立在海水里,绵延近10公里,其景色十分壮观,令人赏心悦目。城市虽小,但井然有序。厦门的房价可能是福建省最高的,虽然现在想尽办法打压,但效果不明显。6年就发展如此迅速,真令人想不到。福建之行印象(厦门、石狮)福建之行印象(厦门、石狮)

来到厦门就不能不去鼓浪屿。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是听了张暴默唱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鼓浪屿之波》,现在小岛上仍然到处播放着这首歌。这个岛被称为公平岛,即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国家总统、主席到了这个岛,交通工具就是阁下的两条腿。福建之行印象(厦门、石狮)目前虽然有旅游的电瓶车,但都限于一定的路线。这个小岛是中国的音乐之岛,确切说是钢琴岛,岛上平均钢琴拥有量是全国最高的。 一个多世纪以来,岛上音乐人才辈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陈佐湟、许斐平、许斐星等,都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音乐已成为鼓浪屿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每逢假日闲暇,不少家庭举办家庭音乐会,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漫步曲巷幽径,常有琴音歌声从小窗逸出。岛上建有音乐厅、音乐学校和厦门爱乐乐团。 说到名人,这里是我国拼音文字的先驱卢戆章、现代体育启蒙者马约翰、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等60多位鼓浪屿籍名人故乡。现在仍然保护着他们的故居、陵墓以及李叔同、林语堂、巴金等名人在鼓浪屿的活动遗址等。此外,岛上的摩崖石刻反映出深厚的文化积淀,极具文字史实及书法研究价值。鼓浪屿还是中外宗教文化的汇集场所,除中国传统的佛、道教外,西方天主教、基督教等教派也在本岛建立了一些教堂,形成了鼓浪屿特有的宗教文化遗产。这里还是各国建筑艺术的博物馆。鸦片战争后,这里有13个国家建立了领事馆,另加上许多华侨建立的别墅,这里的建筑五花八门别具特色。 另外和鼓浪屿有关系的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岛上不仅有郑成功的纪念馆,而且在西北角还有一座他的塑像,纪念他为收复台湾做出历史功绩,当时在收复之前,他领导的军队在鼓浪屿上进行训练,为收复大业做准备,收复台湾之后,他一直思念大陆,可他的后代也像现在的李登辉、陈水扁一样,想从大清国脱离出去。清康熙年间,由姚启圣和施琅师徒联手领导,统一了台湾,回到了大清国,历史真的那样相似,今天我们正面对着同样的局面。

《鼓浪屿之波》歌中唱到“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实际上她面对着金门岛前面的大担、二担等岛。我们乘船接近了大担岛,岛上没有人家,有一副醒目的大标语“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福建之行印象(厦门、石狮)还有一个青天白日旗和大徽章。厦门岛这边的标语是“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从标语上看,双方的思想认识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盼望国家统一的理想是一致的,可现在的台湾领导人心里是否真的是这样想的?船上的导游介绍说两岸关系紧张时,双方以厦门岛上的一个古炮台,中间一个浮标福建之行印象(厦门、石狮)和我方的一个小岛作为分界线,双方都不能过界,过界就可能发生冲突,这些年随着两岸关系缓和到台湾旅游都可以成行,持有厦门本地的身份证,就可以到金门岛旅游,但台湾对大陆的旅游限制还是比较多。相对来说,大陆对台湾就比较宽松,因此台湾到大陆的旅游和经商投资的人十分踊跃,成为海峡两岸的经济增长点。

    晚间厦门电业局在湖里山炮台旁边的一个酒店请我们吃饭。说起这个炮台,炮台里的两座大炮很有来历,都是清政府为了抵御外敌,特意从德国买了当时最大最先进的克虏伯大炮。这两座大炮除了试炮以外,没有在任何战争中用过,其中一座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化为钢水,另外一座仍屹立在炮台之上,记录着那段历史。 

晚宴期间大家自然就讨论起来关于台湾和金门的话题,厦门局的党委书记给我们介绍了50年代解放军解放金门岛失败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我方太轻敌,由于我们的大军,一路杀敌十分顺利,因此对金门的守军没有太在意,解放军两个师,士兵都是从各不同部队抽调的,为了是不让一个部队争功。另外军事情报不准,正赶上金门国民党军队换防,而且从海南岛撤退台湾的军队正在半途中,接到命令急忙赶到金门岛。解放军一开始进展顺利,后来由于敌强我弱,尤其是海南岛撤退台湾的军队的司令长官胡琏赤膊上阵指挥,英勇作战,解放军被压制在海边,又赶上海水退潮,船都滞留在浅滩上,撤退也不可能。经过艰苦鏖战,最终失败。胡琏回到台湾后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后来我们也有机会去解放金门,但当时的领导人很有远见,用金门牵制台湾,避免台湾独立,因此一直维持目前的局面。另一件事就是1958年8月23日,我方向金门打炮,这是一个轰动世界的事件,而后两岸互相打炮,到了80年代初才停止。台湾有部电视片《走过40年》描写了这两个事件当时对台湾的影响。那天晚宴我们很尽兴,开怀畅饮,5个人将一瓶4斤装的顶级金门高粱一喝而光。

离开了厦门,我们到了石狮市。这里在改革开放初期是走私品、旧服装的集散地,商家强买强卖,假冒伪劣产品充持市场,名声不太好。而今商家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重视信誉,过去的不愉快已经消失,许多厂家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如富贵鸟、帝牌等已经成为国产名牌,在全国重新树立了自己的形象。石狮从过去的小县城变成目前的县级市,而且正在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