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讲课涉及中国地下电影与海外艺术院线的关系,因时间原因没有说开,也确实因国内资料欠缺,尽管一直有心,但却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刈间教授恰恰是这方面的知情人和亲历者,课上没有时间商讨,就把机会留在了课下。
在刈间教授的策划下,我们俩往东中野一家名叫POLE
POLE东中野的艺术影院,观看一部名为《纪佳》的纪录电影。这部影片是立教大学现代心理学部映像身体学科的毕业作品,由制作过《蚂蚁的兵队》、《延安的女儿》等作品的池谷薰监制,毕业生赤崎正和导演。影片入情入理、节奏准确,作为大学生毕业作品,已具较高水准。影片没有字幕,我几乎一句话都没有听懂,但还是被许多场面和细节感动了。
这是影院外面,影片的墙体广告,以及排队等候进场的人群。这在我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一部大学生的毕业作品,又是纪录影片,票价高达1700日元,竟然还会有这么多的观众排队。我们赶上了第一场,但已经没有座位,只好坐在过道的台阶上。

导演与监制在现场讲述拍片心得。让我觉得最难得的是观众。看完影片,没有一个起身离开;直到导演和监制说完所有的话,灯光放亮,大家才一个一个鱼贯而出。等待进场的下一拨观众,还在外面耐心地等待着。作为电影人,拥有这样的观众是应该满足的。独立电影的发展,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环境和土壤。

看完电影,吃过吉野家。刈间教授建议前往明治神宫。上次暴走涩谷时,差一点来到这里。今天有教授指引,自然是乐得成行了。这里就是明治神宫,一个很日本的所在。

明治神宫里的各国游客。日本人一家三口或四口前来进行“七五三”仪式的也不少。

还幸运地看到了庄重肃穆、古风依然的结婚庆典。这是庆典过后的新郎新娘,我的相机很幸运地抢拍到的。

前来“七五三”的一家三口。这些三岁、五岁或七岁的小孩子们简直太可爱了,回头率非常高。

前来“七五三”的一家三口。身着盛装的爸爸,回头率也不低。

到了原宿站。列车、人流与林木、闹市之间,总有一种疑似梦幻的东西在我脑海中盘旋。都市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有的时候会以一种深刻的喧嚣显现它单纯的寂静。

原宿站前的竹下通时尚一条街。遍地皆是少男少女及其潮流门店。我跟刈间教授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头和不明就里的落伍者了。

很快进入著名的品牌购物街表参道,但我们感兴趣的不是商品。刈间教授把我带到大街上大量建筑中的这一栋。一进里面,我又一次被感动了。经常被各种文学艺术作品感动,但这是我第一次被一栋用作综合商厦的建筑物感动。跟外面街道的坡度几乎平行,这栋名叫同润馆的楼梯就是这种十分平缓的坡,静静地走在里面,人是如此自然而又舒缓。去过了许多商场,电梯、楼梯,方位感的缺失,无数的折返,但在这里,一切都是通透而又简单。这栋大楼的设计师是安藤忠雄。只要一眼,大师的灵感和创意就扑面而来。

一个城市的品味,不在高楼大厦的多少,而在每一个可能的空间,都有细节抚慰着人的灵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