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介绍我在北大展开的《申报》与中国电影研究。一开始放映了德国影片《樱花树下》片段,这是一部受到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影响的当代西方电影。通过这部影片,我强调了电影自始自终都是作为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中国,1949年以前,《申报》里的电影正是如此。
我还回顾了《申报》电影研究跟新中国建立以来学术范式的转换的之间的关系。《申报》研究除了是一种跨时空、跨文化、跨学科、跨国别的电影研究之外,还是一种放弃了传统与现代的各种宏大理论的,力求以中层理论获得自身历史性与在地感的研究。刈间教授则谈起自己在东京国会图书馆见到的孙瑜电影《到自然去》剧照,有许多材料,中日双方是需要共同的发现和研究的。我们俩实在太有同感了。
课后,又到刈间教授的办公室聊天,并互相交换资料。收获真是不小。
在综合文化研究科办公室,还看到一套日本影人写于1941年前后的映画研究文集,对我而言,真的是绝好的资料啦。决定回到北京之后,到新东方学习一段时间日语,然后好好把这些材料消化一下!
离开东大驹场,跟中国学生于宁一起从涩谷往新宿。我是想看看东京的夜晚,特别是新宿之夜。
走过新宿二丁目著名的GAY BAR街,然后又在更著名的歌舞伎町转了转,算是到此一游,内里的景象如何,尚不得而知。


在地铁新宿站,竟发现到四--/谷的快车线路,一站即抵达离东大前站不远的南北线。不到半个小时,就回到了住处。东京的地上地下交通,真的可以称之为四通八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