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当代电影》,谈论《沂蒙六姐妹》

(2009-09-09 17:03:57)
标签:

影视

影评

新媳妇

沂蒙六姐妹

李道新

文化

      2009年8月29日上午,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办公室,与王坪(《沂蒙六姐妹》导演)、王人殷(原《电影艺术》主编)、陈晓云(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就《沂蒙六姐妹》进行探讨。此为整理后我的观点。 

在《当代电影》,谈论《沂蒙六姐妹》

    李道新:这部片子还是挺感人的。即便只在电视里看,也会被深深地打动,而且能够得到情感上的升华。这是银幕上的战争悲剧带给观众的一种心灵的净化。新媳妇与她从未谋面的丈夫之间的关系的处理,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写实与诗意的影像语言之间形成一种比较好的关联,给观众带来难得的审美享受与崇高的精神体验。比如说,新媳妇回娘家,恰好丈夫也从部队回转家来,两人仿佛心灵感应,彼此奔向对方却又无法相聚以致抱憾终身的蒙太奇处理,借助独特的时空手段,既造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又为整部影片铺陈着一种动人的悲剧氛围。还有“浮桥”一段,当战士们从沂蒙姐妹用孱弱的身体搭成的人桥上行进,主创者那种美好的情怀就非常好地体现出来:仿佛在不经意间,浸泡在河水里的新媳妇回过头来,眼光从战士的队伍中掠过,她仍在寻找自己的丈夫。这几乎是一种无望的寻找,但通过摄影机镜头,已将这种寻找升华为沂蒙姐妹对所有战士生命的一种永远的关切。在此之前,影片讲述新媳妇与丈夫未能见面的那一段,当她站在高地上朝着远去的部队苦苦地观望,其中,一个无名士兵慢慢地回过头来,似乎在应答她的牵挂,也跟她形成了一种内心的对话,这便是非常诗意的呈现,同时又是非常动人的情感表达。正因为如此,相对于一般战争片,这部影片无疑是一次较为成功的个性呈现。还有,整部影片中,音乐设计比较突出,将观众熟悉的沂蒙小调用在影片的关键处,使之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与不可多得的怀旧感;尤其是在影片最后,“满门忠烈”时发出的苍凉男声,通过沂蒙小调的重新改编和演绎,把战争悲情及主创者对战争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再加上结束字幕,都能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李道新:这部影片的编、导确实体现水准。故事一共设计了六个姐妹,六姐妹又分属不同的家庭,从剧作和导演的角度来说,也是力图让这六个姐妹都能够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独特的事迹。事实上,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能把这些东西都表现出来并要让观众印象深刻,确实不容易,但从总的来看,基本上还是达到了目的。例如,兰花和那个不太积极的小伙子之间的爱情关系,还有童养媳的线索等,都非常明晰,对性格的挖掘也较有新意。童养媳跟小男孩之间感情的描写,给人印象深刻。在我看来,刻画最好的还是新媳妇。在她身上,编导力图赋予其美好的诗意元素,尽量让她在普通的生活中形成一个特殊的亮点,利用她作为新媳妇所穿的红衣服而形成的独特色彩,在六姐妹中予以强调。整部影片就是以新媳妇为主体,分层次地展现出沂蒙六姐妹不同的性格、情感和命运。

    李道新:作为主旋律电影,《沂蒙六姐妹》能够达到这种水准,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但还是有不完美的地方。整部影片必须从头到尾看下来,才能够给予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不能够在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把观众牢牢地钉在电影院里。当然,这不仅仅是《沂蒙六姐妹》一部影片的问题,而是大多数主旋律电影共同面对、迄今也没有真正解决的难题。至于这部影片,它的题材这么动人,创作班子的态度又这么严谨,影片中民俗的考证、文化的渗透等都这么准确、深刻,要是拍出来不吸引观众确实感到可惜。然而,如何让这些优点,通过叙事与画面不断地吸引一般观众,让他们耐心地看下去,还是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真正做起来很难。就我个人的观影体验,这部影片必须让人慢慢进入,到了最后才达到一个情绪的顶点。但是前面怎么办?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是与叙述者视点的游移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这部影片来说,除了需要视点的一致性外,还需要一种结构的力量能够让它始终吸引观众。这真的是很难做到,但必然是对主旋律电影提出的要求。因为主旋律电影最终也还是要面向市场的。

    李道新:这部影片可以看作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叙事。这种叙事本身,对特别有兴趣的观众或者有相当艺术鉴赏力的观众而言,是可以从中体会到快乐及观影的享受的;但对一般观众来说,可能就无法体会这种感觉,他也没有义务去体会。一般观众只有在看完全片后,才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令人震撼的传奇性故事。比如终身守寡的新媳妇,已经摆脱了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观,既体现出一种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内在美德,又具有一种普遍人性所创造的传奇性的力量,到最后能够撞击我们的灵魂和情感。但是在此之前,观众都不知道这个结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