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影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序
李道新
迄今为止,我都不明白政治委员和大校军衔在军队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高明的硕士学位论文及据此修改提高的这本书,是一部少见的流露出女性意识及创新才华的学术专著。
应该是在2005年春天,当一身戎装、正义凛然的高明站在我的面前,表示可以以李少红影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为对象写作自己的硕士论文的时候,我还是感到有些特别。事实上,这位来自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英姿飒爽、气势如虹宛若歌乐山的江姐和海南岛的红色娘子军,关注“十七年”电影及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理所当然,可研究李少红尤其李少红影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还真令我充满了莫名所以的期待。
不久,我的期待便得到了印证。高明谈起李少红,不仅如数家珍,而且颇有见地。更为难得的是,高明对李少红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出自她所观看并揣摩的李少红作品,而且根源于一个知识女性对女性意识的深刻感悟。对于这篇论文,高明显然有感而发、力所能及。
当高明把论文的第一稿拿给我看的时候,我感到了她的努力和实力。看来,为了这篇论文,高明阅读了不少书籍,思考了许多问题。这样,她就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了女性主义、女性意识及其电影理论背景之上,超越了经验表述的层面,突破了就事论事的藩篱。对于一个硕士论文申请者而言,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理论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在具体论述过程中,高明还能将女性主义、女性意识及其电影理论背景跟她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女性的女性感悟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既有高屋建瓴的视野,又具切中肯綮的辨析力。
接下来,在我们的相互交流之中,高明逐渐提高着自己的论文水准。2006年5月,她的论文便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组织的答辩委员会评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高明论文的最大优点,除了相对到位的女性形象分析之外,还有比较明确的影视本体意识。也就是说,整篇论文没有满足于文学研究以至文化研究的一般结论,而是从影视的技术、艺术、美学特性出发,多维度地辨析李少红影视作品的女性意识及其独特表达方式。正是在这里,可以体会到高明作为一个学者已经具备的灵气和才气。
获得硕士学位之后,高明继续投入繁重的工作之中,为解放军艺术学院贡献着浓郁的女性意识、不俗的学术才华及开拓性的工作能力。现在,高明准备出版她的学术专著了,并嘱我写序。我在想:就像我迄今为止都不明白政治委员和大校军衔在军队意味着什么一样,这部由军旅学者写作的一部流露出女性意识及创新才华的学术专著,对于影视学术界又意味着什么呢?
2008-5-7
北京富海中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