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道新
李道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68
  • 关注人气:1,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理教211之十一:《梅花》期中论文ok段落(5)

(2006-04-26 01:26:30)
分类: 电影北大

信科学院  张超

剧中林家老大的妻子文英的表现更是动人心扉,她在传统道德的观念中是一个完美的贤妻良母,更是一个能够为家、为国献自己微薄之力的英雄儿女,在她身上梅花的气质表现无遗,那样顽强、那样傲然。

 

信科学院  张禹铭

从一个合家团圆的家到一个支离破碎的家,从一个遭受侵略的国到一个取得胜利的国。尽管家与国的结局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但是影片暗示给我的是用家的牺牲换取了国的胜利。

影片展现的虽然只是台湾的一个普通人家,但折射的却是无数个抗战时期的中国家庭。在那样一个战火弥漫社会动乱的时代,为了国家,这个所有人共同的家,个人的家难免会做出牺牲。

 

信科学院  许跃

影片的气势不恢宏、没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其主题的表现是通过小家庭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刻画来完成的。虽写家,但也写国。因为国家遭受侵略,而家庭成员之间对待这个问题的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平时看似无赖的二儿子因此被误解,大儿媳文英也因此自杀。但家庭成员之间的融合又是通过“国”这个主题来实现的。为了国家,大儿子林聚光参加抗战,并胜利过来,还组成了一个新家;二儿子林聚勇为了国家走上了占炸电站的路,得到人们的谅解,而名义上也有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新家。

 

数学学院  曹瑛

一如台湾影片“以家为国的道德关怀”的特点,不同于大陆爱国题材影片完全忽略个人与家族,这部影片较好的结合了爱家与爱国这两个主题,让观众从爱家的种种温情中,感受到了对家国的责任。家的故事充满悲剧,父母双亡、离乡入伍、妻离子散,这一幕幕都告诉我们:没有国这个大家,小家的存在是难以维持的。可以看出,这部影片具有一定的政治宣教性,而且是一部成功的正宣片。

 

元培计划  向小玲

在整部影片中,家与国始终交织在一起,人物是“家”人,同时也是“国”人,他们有情、还有“义”,每个人都为国做了很多,同时每个人物自身的感情又十分丰富。无处不在的民族气节中包含丝丝暖意。影片以家开头,最后又以人间至爱的亲情结尾,可谓是温情无处不在,感动温暖人心。

 

化学院  朱玥

全部电影分为两个支线展开,一是林家老大丧夫之后毅然奔赴抗战前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卫自己的“国”,以及报自己的家仇;而第二条支线则是他的家乡民众们的故事,以他的太太因保护自己的学生们反而被误会而自杀,到突击队员们行动失败,居民们因掩护他逃走而就义,再到林家老二终因悔悟而成大义,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家”到“国”的典范,因家仇而奋起,因国恨而战斗,到最后,家与国界限已经比较模糊了,同时影片也刻画了家庭的亲情与爱情,战斗之中所蕴育的爱情,一直深埋于心底直到最终才表达的真心话,乃至林继先最终由“姨”到“妈”的称谓改变,这种并无血缘关系的感情,是在危难时刻,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所蕴育的,也是人类感情之中最真挚的。

 

艺术学院  李晶凌

影片塑造的三个女人的形象,正是为了歌颂这样的中国传统的女人,一面支持家里的男人为国家的安危去斗争,又一面挑起持家的重担。文英……小惠……江明珠……

 

光华管理学院  魏可

刘家昌的《梅花》与同时代李行导演的影片相比,更像是一部家国史诗。家依然在影片中扮演最核心的舞台,但这个单纯的家族史诗却不同以往地被放到了一个浩大的历史舞台上,所以“国”的成分被鲜明地提到了前台,构成了影片叙事的一个关键戏剧冲突。应该说,《梅花》是用一个家的故事,讲述着一个国家的觉醒与抗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