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编辑手记 |
在诗词的古韵中聆听虫鸣
唐诗宋词是发挥到了极致的古代汉语,是最优美、最奇妙、最幽深、最壮阔的古代汉语经典。每次翻阅它们,轻声颂读,总觉得神清气爽,齿颊生香。
欣赏唐诗宋词,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都多以诵读为主。想起小时候,总是在大人的要求下摇头晃脑地背诵一首又一首的古诗,却不求甚解,等到可以理解字里行间的含义时,又往往容易忽略了其中所传达的意境。从古到今,孩子学习诗词的过程大概也都不过如此。
早在2004年,在和青年诗人、昆虫摄影家的李元胜闲谈时,大家讨论到,在唐诗宋词的诸多意象原型中,昆虫占据着重要的席位,古代的诗人们既直接评说昆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借题发挥,借虫咏志,或者,漫不经心地,把昆虫作为营造气氛的小小道具。如果我们能策划一本图书,将唐诗宋词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巧妙地结合起来,那将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它既让人体会到诗词的优美,又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各种各样的昆虫。这样别出心裁又趣味盎然的题材,为什么之前都没有人想到呢?我们当即给这本书取名为《唐诗宋词中的昆虫》,由李元胜来具体操作完成。
2005年,书稿完毕。摄影家精心拍摄的大量昆虫照片,让这些个充满灵性的精灵,一下子便从诗词中跃然而出,飞到了我们的眼前。从浩繁的古诗中,精心遴选的诗作,在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时,仿佛都能从中听到花间草间的虫鸣。
后来,经过同事们的讨论,大家认为,这样一部书稿对于少年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自然知识的普及,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于是我们把原定位于普通的诗歌和昆虫爱好者的大众图书改为面向少儿的知识性、趣味性读物。我们按照少儿的定位将原来的赏析和介绍文字进行了精心的加工,使之更为生动简洁通俗易懂,在编排上也契合少儿的阅读习惯,并根据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一首童谣,将书名改为《虫虫虫虫飞:读古诗
今天,这本书面世了。看着它绿意盎然的封面,再翻阅其间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我可以想像,孩子们也一定能从中聆听到大自然的虫鸣声。
(吴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