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愿武术让国人远离“东亚病夫”

(2003-01-26 20:58:37)
    不知道为什么,一提起武术,我总是首先联想到“东亚病夫”这四个字,或许因为那段国耻在我心中留下的烙印太深了吧。当年,外国人曾经用“东亚病夫”来形容被鸦片侵蚀、身体与精神同样萎靡的中国人,那种耻辱我想任何人都无法回避。

    正是因为那段被侮辱为“东亚病夫”的历史,所以我一直认为,今天的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把武术作为一门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但是,现实很令人失望。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又有几个了解和接触过武术呢?甚至连晨练的人群中都很少能找到年轻人的身影。

    武术是一种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的上佳技术,中华武术在外国人眼里笼着异常神秘的光环,许多外国人对武术顶礼膜拜、佩服得五体投地,趋之若鹜、甚至不远万里寻源中国;而我们自己的武术却好像离我们自己越来越远。相反,像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这些国外的搏击术却在中国大行其道、愈演愈烈。这无论是对中华武术来说,还是对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悲哀。

    中华武术,面临危机。

    社会上一直有一些所谓的“拳师”打着“绝命神功”“独门绝技”的旗号招摇撞骗,这令人气愤。在气愤之余,我们为什么不去想想武术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长期以来,武术界一直门派林立,相互之间戒备森严,很多门派规矩繁多。什么“传男不传女”了,什么“只传本姓不传外人了”……等等陈规陋习不计其数,武术在某种程度成了一门“独善其身”的技术。

    大部分真正的拳师缺乏经营意识,缺乏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很多想学武术的人苦于投师无门,必须要相尽各种办法甚至偷师学艺。当“真拳师”满足不了社会的要求时,“假拳师”能不趁虚而入吗?

    武术要发扬光大,我觉得拳师们必须得把武术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必须实现武术的产业化。

    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拳师们应该具有经营头脑,应该与企业或者投资商联手合作,多开武馆、广收门徒。这样一来,一方面拳师们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可以让想学武术的人有地儿可学,可以让武术得到普及,发扬光大。

    人们对武术有了更多的了解,自然可以让那些招摇撞骗的“假拳师”没有市场。

    另外,现代社会应该对拳师们赋予新的含义,拳师们应该成为年轻人的楷模。拳师们不仅仅要行侠仗义、要除暴安良,也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武术。为什么我们国家很多优秀的武术人才纷纷到国外开武校、办武馆?因为在国外,他们可以通过教拳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同时获得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拳师们可以通过武术实现自我的价值。武术在当代,决不应该仅仅用来强身健体、自卫防身,也应该可以成为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武术的产业化是大势所趋,是武术发展的必经之路。

    对于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那些神乎其神的功夫,我基本不信,我觉得作为小说,进行虚构和演绎是正常的。倘若真正有那么神乎其神的功夫,那小说就不应该叫小说了。

    1993年的时候,我曾经动过学武术的念头,因为我有个朋友是特种兵部队的散打教官。

    但是很可惜,事实上我只练了几天,基本功还没练完,武术的门儿还没进就由于工作太忙停下来了。对此我心里一直比较遗憾,因为即使是短短几天时间的锻炼也令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并且明显更有自信。更重要的是,锻炼会使我有一份好心情。

    虽然几天的武术训练对我的工作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但是它让我很直白的感悟到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付出努力、付出牺牲、付出代价,成功不会平白无故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