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悟已往之必谏,知来世之可修
(2009-09-08 14:57:35)分类: 向外 |
前几天在淘宝买了一套翻版三联版的金庸全集。其实在此之前,金庸的七部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我都已经有了,促使我忽然下定决心另卖一套的原因是:我最近在网上读了一些金庸小说新修版的片段,尤其是几部长篇小说的结尾,十分愤恨,同时也担心,一旦新修版全面流行开来,九十年代的三联版可能就要绝迹了,现在赶紧买一套收藏起来才是正事。可惜如今正版的三联版几乎买不到了,于是买了一套翻版,聊胜于无。
去年冬天买过一套新修版的《神雕侠侣》,读完之后动情之余,也痛恨金庸老夫聊发少年狂,把用情专一的杨过改得跟每一个美女都打情骂俏,把曾经含蓄如冰的小龙女改得热情如火,两个人的情话也改得肉麻无比。
今年重读金庸,在网上把新修版里改动最大的部分大致翻看了一遍,发现最能引起读者非议的是对重要人物性格的改动,而且,几乎所有的改动都是把专情改成了多情。比如黄药师爱上了梅超风;比如李秋水和丁春秋有了一腿;比如袁承志除了青青之外狂恋阿九,他的徒弟何惕守于是建议他多娶几个老婆,并说自己也想嫁给他;比如段誉娶了王语嫣之后,觉得这个女人也不过如此,于是再接再厉把木婉清、钟灵和银川公主的侍女晓蕾都娶了,鸳鸯谱一片大乱。面对质疑,金庸解释说:“天下的男人都是不专情的,信不信由你。”
金老爷子老来终于不再相信爱情了。
我很疑惑,既然金庸有这么多的精力,为什么不再写几部小说呢?金庸不止一次在采访里说,写不出来了。那么既然才华老去了,写不出来了,为什么还要修改从前的小说呢?难道不怕改坏了吗?不知道金庸会怎么回答。
不过,金庸的大部分改动其实是填补从前的漏洞的。比如黄蓉年纪比郭靖大的问题,比如倚天剑与屠龙刀里的兵书秘笈改藏于桃花岛;比如殷素素临死之前终于挺身护夫;比如朱元璋领兵逼宫,张无忌在江山与赵敏之间选择了后者;比如萧远山是维持宋辽和平的重要人物,玄慈率人误击其全家,更觉得满身罪愆。这些显然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改动。
至于金庸修改人物性格的部分,我慢慢发现,虽然这些文字看起来比原文显得幼稚露骨一些,但是它们其实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网上的金迷都说金庸是与读者为敌,其实,金庸的新修版不是给从前的读者看的,而是给现在的和将来的读者看的。简单地说,金庸其实是用这套新修版修来世。
金庸小说的旧版符合的是七十年代以前的读者口味,新版面向的是二十世纪后几十年的读者,但是进入新世纪,上个世纪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羞怯含蓄已经荡然无存,君不见如今满大街都是豪放女?金庸显然也敏感地意识到,新版小说里的许多爱情细节已经落伍了,于是再度耗费七年之功,推出了新修版。
据说新修版推出的时候,金庸说,十年之后,他会再修订一版。显然金庸认为,未来的潮流是不可预期的,不过作为一个作家,必须要尽最大的可能,让作品跟得上有生之年的潮流,这样,自己的作品才能在作者的手中停留得更长久一些。
炫耀一下,哈哈哈!

去年冬天买过一套新修版的《神雕侠侣》,读完之后动情之余,也痛恨金庸老夫聊发少年狂,把用情专一的杨过改得跟每一个美女都打情骂俏,把曾经含蓄如冰的小龙女改得热情如火,两个人的情话也改得肉麻无比。
今年重读金庸,在网上把新修版里改动最大的部分大致翻看了一遍,发现最能引起读者非议的是对重要人物性格的改动,而且,几乎所有的改动都是把专情改成了多情。比如黄药师爱上了梅超风;比如李秋水和丁春秋有了一腿;比如袁承志除了青青之外狂恋阿九,他的徒弟何惕守于是建议他多娶几个老婆,并说自己也想嫁给他;比如段誉娶了王语嫣之后,觉得这个女人也不过如此,于是再接再厉把木婉清、钟灵和银川公主的侍女晓蕾都娶了,鸳鸯谱一片大乱。面对质疑,金庸解释说:“天下的男人都是不专情的,信不信由你。”
金老爷子老来终于不再相信爱情了。
我很疑惑,既然金庸有这么多的精力,为什么不再写几部小说呢?金庸不止一次在采访里说,写不出来了。那么既然才华老去了,写不出来了,为什么还要修改从前的小说呢?难道不怕改坏了吗?不知道金庸会怎么回答。
不过,金庸的大部分改动其实是填补从前的漏洞的。比如黄蓉年纪比郭靖大的问题,比如倚天剑与屠龙刀里的兵书秘笈改藏于桃花岛;比如殷素素临死之前终于挺身护夫;比如朱元璋领兵逼宫,张无忌在江山与赵敏之间选择了后者;比如萧远山是维持宋辽和平的重要人物,玄慈率人误击其全家,更觉得满身罪愆。这些显然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改动。
至于金庸修改人物性格的部分,我慢慢发现,虽然这些文字看起来比原文显得幼稚露骨一些,但是它们其实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网上的金迷都说金庸是与读者为敌,其实,金庸的新修版不是给从前的读者看的,而是给现在的和将来的读者看的。简单地说,金庸其实是用这套新修版修来世。
金庸小说的旧版符合的是七十年代以前的读者口味,新版面向的是二十世纪后几十年的读者,但是进入新世纪,上个世纪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羞怯含蓄已经荡然无存,君不见如今满大街都是豪放女?金庸显然也敏感地意识到,新版小说里的许多爱情细节已经落伍了,于是再度耗费七年之功,推出了新修版。
据说新修版推出的时候,金庸说,十年之后,他会再修订一版。显然金庸认为,未来的潮流是不可预期的,不过作为一个作家,必须要尽最大的可能,让作品跟得上有生之年的潮流,这样,自己的作品才能在作者的手中停留得更长久一些。
炫耀一下,哈哈哈!

前一篇:银杏树洞里的约定(童话)
后一篇:台灯里的小精灵(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