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往事
(2009-08-31 20:06:53)分类: 向外 |
夏末秋初最是无聊,于是取出《倚天屠龙记》重读一遍。读的过程中觉得往事历历,不禁想起几个从前的朋友。
这套盗版的《倚天屠龙记》是我读高中的时候和海涛一起买的。盛海涛,我和晓明的结义大哥,一个慨爽的东北汉子。那时候我们在二中读书,虽然每天的读书时间极为紧张,但是晚饭大家总是一起吃,在露天餐厅的一排排石桌上。最难忘的是许多夏末秋初的雨天,校园里一片淋淋漓漓,薄暮时分我们总是围坐在雨篷下,瑟缩地看着冰凉的雨线,边飞快地吃饭边大声聊着一日的见闻。那时候普通菜是五毛钱一碗,不普通的菜只有辣子鸡,一块钱一碗。每个周末我们总会奢侈地多花五毛钱,买两碗辣子鸡,堂皇地摆在石桌上,吃得满口流油。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吃过像当年那么香的鸡肉了,这不是矫情的说法,这应该是记忆的香味。后来,我们一起攒钱买书,每人每天攒五毛钱,一周下来就够买一本盗版书了。再后来,我们用一起攒的第一笔钱买了第一套书,就是这套《倚天屠龙记》。再后来,春风秋雨,花落花开,高二的时候海涛兄返回了家乡。君自东北来,复归东北去,转眼七年已经过去了,兄弟之间消息渐阕,如今《倚天》犹在,真正是睹物思人。不过再过五年,就是我们三个兄弟相约在刘官庄水塔下的聚会之期了,真不能想象,兄弟们时隔十五年再见,第一句话应该如何说。
其实,我第一次读的《倚天屠龙记》并不是这一套书。印象之中我读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倚天屠龙记》的第三部,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时候我刚读初中一年级,在刘官庄初中的二楼西首第一间教室的第二排。我右手的同桌是曾经耐心地教过我过去时时态的开朗女生高玉伟,左手的同桌是一个比我还沉默寡言我已经记不起她的名字的女生,皮肤非常白,我的前桌女生的右手同桌是邵明杰,一个俏皮而滑头的男孩,自习课上他的嘴巴永远都闲不住。有一天他突然闲住了,我看见他在读一本课外书。后来,周末的中午是我值日,打扫教室的时候我发现邵明杰的桌洞里跌出一本书,封皮破烂,像武林秘笈一样依稀可辨几个字:倚天屠龙记。我翻开来看,每一页都翻得像扑克牌一样旧。然后,那个下午我没有回家,呆在教室里把那本《倚天屠龙记》翻了一遍,自始至终都觉得心中的兴奋像一个铁笼里的野兽,活蹦乱跳,吱吱而鸣。这本书让当时还沉浸在儿童小说里的我悚然而惊,天哪,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看的书。我与邵明杰只是同学,交往很少,毕业之后更是互相不通音讯。十年过去了,当时班上的许多同学我都已经忘记了名字,但是因为这本《倚天屠龙记》第三卷,我永远记住了邵明杰。而且,直至今日我仍旧觉得世界上最精彩的武侠小说就是《倚天屠龙记》第三卷,记忆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
第四部《倚天屠龙记》让我想起的是盛增宝同学。五年前,在高三的复读班里盛增宝是我的同桌,因为名字和长相都十分可爱,所以我们纷纷称呼他宝宝。宝宝是我们班的尖子,不过尖得不是很厉害,因为他像我一样读书不专心,当然我不专心得更厉害一些。宝宝热爱武侠电视剧,那时正值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热播,宝宝看不成,急得像热锅上的蜘蛛,他有一个小收音机,于是他用它接收电视信号,然后在课堂上把耳机塞进耳朵,把衣领高高地竖起来。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每个人的课桌上都摞着一摞书,像一道道城墙,宝宝同学就是在这堵城墙的掩护下,把《倚天屠龙记》从头听到尾。我当然也和他并肩作战,我在城墙后面读一些乱七八糟的小说,边读边观察他。宝宝听电视非常入神,时而握拳头,时而皱眉头,时而啃笔头,太有趣了。金庸武侠剧是以糟蹋原作著称于世的,基本上每一部都不堪入目,但是宝宝同学用耳朵听电视,然后用想象力组织画面,所以他比我们都幸运,一切的糟糕他都看不见。或者说,他用耳朵看见了全世界最精彩的金庸电视剧。
这套盗版的《倚天屠龙记》是我读高中的时候和海涛一起买的。盛海涛,我和晓明的结义大哥,一个慨爽的东北汉子。那时候我们在二中读书,虽然每天的读书时间极为紧张,但是晚饭大家总是一起吃,在露天餐厅的一排排石桌上。最难忘的是许多夏末秋初的雨天,校园里一片淋淋漓漓,薄暮时分我们总是围坐在雨篷下,瑟缩地看着冰凉的雨线,边飞快地吃饭边大声聊着一日的见闻。那时候普通菜是五毛钱一碗,不普通的菜只有辣子鸡,一块钱一碗。每个周末我们总会奢侈地多花五毛钱,买两碗辣子鸡,堂皇地摆在石桌上,吃得满口流油。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吃过像当年那么香的鸡肉了,这不是矫情的说法,这应该是记忆的香味。后来,我们一起攒钱买书,每人每天攒五毛钱,一周下来就够买一本盗版书了。再后来,我们用一起攒的第一笔钱买了第一套书,就是这套《倚天屠龙记》。再后来,春风秋雨,花落花开,高二的时候海涛兄返回了家乡。君自东北来,复归东北去,转眼七年已经过去了,兄弟之间消息渐阕,如今《倚天》犹在,真正是睹物思人。不过再过五年,就是我们三个兄弟相约在刘官庄水塔下的聚会之期了,真不能想象,兄弟们时隔十五年再见,第一句话应该如何说。
其实,我第一次读的《倚天屠龙记》并不是这一套书。印象之中我读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倚天屠龙记》的第三部,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时候我刚读初中一年级,在刘官庄初中的二楼西首第一间教室的第二排。我右手的同桌是曾经耐心地教过我过去时时态的开朗女生高玉伟,左手的同桌是一个比我还沉默寡言我已经记不起她的名字的女生,皮肤非常白,我的前桌女生的右手同桌是邵明杰,一个俏皮而滑头的男孩,自习课上他的嘴巴永远都闲不住。有一天他突然闲住了,我看见他在读一本课外书。后来,周末的中午是我值日,打扫教室的时候我发现邵明杰的桌洞里跌出一本书,封皮破烂,像武林秘笈一样依稀可辨几个字:倚天屠龙记。我翻开来看,每一页都翻得像扑克牌一样旧。然后,那个下午我没有回家,呆在教室里把那本《倚天屠龙记》翻了一遍,自始至终都觉得心中的兴奋像一个铁笼里的野兽,活蹦乱跳,吱吱而鸣。这本书让当时还沉浸在儿童小说里的我悚然而惊,天哪,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看的书。我与邵明杰只是同学,交往很少,毕业之后更是互相不通音讯。十年过去了,当时班上的许多同学我都已经忘记了名字,但是因为这本《倚天屠龙记》第三卷,我永远记住了邵明杰。而且,直至今日我仍旧觉得世界上最精彩的武侠小说就是《倚天屠龙记》第三卷,记忆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
第四部《倚天屠龙记》让我想起的是盛增宝同学。五年前,在高三的复读班里盛增宝是我的同桌,因为名字和长相都十分可爱,所以我们纷纷称呼他宝宝。宝宝是我们班的尖子,不过尖得不是很厉害,因为他像我一样读书不专心,当然我不专心得更厉害一些。宝宝热爱武侠电视剧,那时正值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热播,宝宝看不成,急得像热锅上的蜘蛛,他有一个小收音机,于是他用它接收电视信号,然后在课堂上把耳机塞进耳朵,把衣领高高地竖起来。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每个人的课桌上都摞着一摞书,像一道道城墙,宝宝同学就是在这堵城墙的掩护下,把《倚天屠龙记》从头听到尾。我当然也和他并肩作战,我在城墙后面读一些乱七八糟的小说,边读边观察他。宝宝听电视非常入神,时而握拳头,时而皱眉头,时而啃笔头,太有趣了。金庸武侠剧是以糟蹋原作著称于世的,基本上每一部都不堪入目,但是宝宝同学用耳朵听电视,然后用想象力组织画面,所以他比我们都幸运,一切的糟糕他都看不见。或者说,他用耳朵看见了全世界最精彩的金庸电视剧。
前一篇:了不起的头号通缉犯(童话)
后一篇:银杏树洞里的约定(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