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连岳
(2009-05-16 10:29:34)分类: 向外 |
长达一周的阴雨连绵终于过去,太阳出来了,天地之间一片明亮。
昨天晚上,从十二点开始读《我爱问连岳》第一本,一直读到了两点半。如果不是因为肚子开始“咕咕”叫,而我的房子里没有吃的,可能还要继续读下去。说起来我也算是当了三年多的锐博客情感栏目的版主,工作不可谓不兢兢业业,但是实际上我并不喜欢情感类的文章,尤其是情感问答。主要是我觉得网上的情感问答,大部分都是一些诲淫诲盗的东西;然后文字很差,文字就是一篇文章的脸面,如果长得很抱歉,即使讲得再有深度也很难让人有耐心去领会;最后观点陈旧,如果第一行字还没读完,我就已经猜出了作者想要说什么,那么这篇文章肯定就是失败的。
最初,我对这个叫连岳的人也有这种偏见,因为我很怀疑,爱情真的有那么多可讲的东西吗?这个家伙居然喋喋不休地写了两本厚得令人发指的书,里面都是一些车轱辘话吧?有一天,我心情败坏,无意中进入连岳的博客,读了一篇名叫分手指南的问答,十分吃惊。这篇不足千字的小文居然给我一种近乎茅塞顿开的感觉,就如连岳自己毫不谦虚地说的,这篇文章输出了重要的价值,它让我顿时对连岳肃然起敬。接着又读了几篇连岳在《南方周末》上的专栏,也是感觉不错。连岳的文字有一种很冷静的幽默感,连擦出的智慧的火花都是冷静而幽默的。于是心痒难搔,赶紧买两本《我爱问连岳》读一读。
夜读连岳,读得非常仔细,每一个字都不放过,一页页翻过,在感觉上像是在窥探他人的情感隐私。两个小时读完大约六十页,这个速度对于我这种一本书能读半年的人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效率了。我越来越发现,连岳的这本书最适合失恋者和悲观主义者来读。连岳的精彩回答暂且不论,把所有的求助者的信读一遍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的感情都是这么不幸,原来几乎所有的感情背后都笼罩着悲观的阴影。
昨天晚上,从十二点开始读《我爱问连岳》第一本,一直读到了两点半。如果不是因为肚子开始“咕咕”叫,而我的房子里没有吃的,可能还要继续读下去。说起来我也算是当了三年多的锐博客情感栏目的版主,工作不可谓不兢兢业业,但是实际上我并不喜欢情感类的文章,尤其是情感问答。主要是我觉得网上的情感问答,大部分都是一些诲淫诲盗的东西;然后文字很差,文字就是一篇文章的脸面,如果长得很抱歉,即使讲得再有深度也很难让人有耐心去领会;最后观点陈旧,如果第一行字还没读完,我就已经猜出了作者想要说什么,那么这篇文章肯定就是失败的。
最初,我对这个叫连岳的人也有这种偏见,因为我很怀疑,爱情真的有那么多可讲的东西吗?这个家伙居然喋喋不休地写了两本厚得令人发指的书,里面都是一些车轱辘话吧?有一天,我心情败坏,无意中进入连岳的博客,读了一篇名叫分手指南的问答,十分吃惊。这篇不足千字的小文居然给我一种近乎茅塞顿开的感觉,就如连岳自己毫不谦虚地说的,这篇文章输出了重要的价值,它让我顿时对连岳肃然起敬。接着又读了几篇连岳在《南方周末》上的专栏,也是感觉不错。连岳的文字有一种很冷静的幽默感,连擦出的智慧的火花都是冷静而幽默的。于是心痒难搔,赶紧买两本《我爱问连岳》读一读。
夜读连岳,读得非常仔细,每一个字都不放过,一页页翻过,在感觉上像是在窥探他人的情感隐私。两个小时读完大约六十页,这个速度对于我这种一本书能读半年的人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效率了。我越来越发现,连岳的这本书最适合失恋者和悲观主义者来读。连岳的精彩回答暂且不论,把所有的求助者的信读一遍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的感情都是这么不幸,原来几乎所有的感情背后都笼罩着悲观的阴影。
前一篇:爸爸比我大一岁(童话)
后一篇:孩子们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