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蚊子聒噪不能寐起看星象月淡淡如掩面伊人乃拟就月写文以志中秋

(2006-10-05 16:45:29)
标题:晚上,蚊子吵得厉害。(秋天这么深了,转眼中秋了,蚊子忽然像这些日子博客上诗人们讨韩的文字一样嗡嗡嘤嘤不绝于耳,太不自觉了)睡不着,爬起来数星星。夜空一片灰暗,没有星,月亮淡淡的,像个遮着面纱的美丽姑娘。于是决定用月亮写篇文章,来迎接这个即将降临的中秋节。题目叫三个月亮。
 
写月亮总让我忍不住心虚。中学时月亮写得太多,每每读月怀古,起兴亡之叹,到后来写月亮熟极而流,反而成了作文课上的心病,轻易不敢写。中学毕业后逃脱了应试作文,再没专门写过月亮。现在又写,心里完全没底,不知从何下笔,不知怎么摆脱当年留下的阴影,更不知还能不能凑够800个字。我只能试试。
 
 
今年在西安过中秋,西安大气质量一直不好,月光看起来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一样幽怨和惨淡。不禁回想起当年的月色,盘点一下,记忆深处的月亮有三个还在清冷地闪烁着,一个是家乡的月亮,另一个是家乡的月亮,还有一个,也是家乡的月亮。
 
第一个月亮在毛家屯。那时候,毛家屯还没像现在这样荒凉,村里有很多人。夏天的晚上都摇着蒲扇晃着身子走出家门,在就近的宽大的场地里集合,躺在凉席上,袒着肚子,开始给小孩们讲鬼故事。那时候月亮还像奶奶的眼睛一样温和,奶奶却躺在小屋的床上,看不到外面的月亮。奶奶在屋里给我讲牛郎和织女,我跑到天井仰起头检索这整面夜空的星辰,一个晚上心神不宁,等待着奶奶说的天上真的会出现的一道辽阔的天河和一座喜鹊搭建的桥。我到现在还深信不疑,习惯在满天星斗的夜晚抬头仰望,寻找那挑着两个孩子的牛郎和天河彼端的织女。
 
我们在前院大爷家前的场上乘凉,月光总是很好。我还记得我躺在凉席上看月亮,千真万确地看见了月亮里的老婆婆和桂花树。我只看见过那一次,很久很久以后的后来,我用一只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再也没有看到,只看见一片灰蒙蒙的亮白色,闪耀着科学的精致,没有一丝波折。
 
第二个月亮在刘官庄。我们在刘官庄中学住的时候很长,我却对那些夜晚的月亮毫无印象。直到搬家到三职高,记忆才逐渐清晰起来。也是夏夜乘凉,在学校水房前的水泥地上铺了凉席,说说话,扇扇风,用力驱赶着鲁东南大密度的闷热。那一段日子,月亮显得尤其安静,我是在打捞回忆的时候才发现当时它一直在耐心地倾听,温文内秀,像成熟期的农家姑娘。
 
那时我在县城读高中,过完暑假便每月回家一次,奔波十余里地,只为在家过一夜。刚读高中那阵子很想家,想来想去想自己想的究竟是什么,反复想,才发现想念的是家里的夜晚。黄昏降落在屋檐下,亮灯了,妈妈在堂屋和锅屋之间的灯影里忙碌着,身后拖着晚饭的烟火气味。爸爸在堂屋走来走去,慢吞吞地消磨时间,无忧无虑的还像个孩子。如果弟弟在家,会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双眼放光,唰唰地换台。我站在院子里看见月亮了,它还是文静地注视着这些安静的和不安静的夜晚,不说话,告诉我们,一切平安。
 
第三个月亮在县城。我们家搬到城里有五年了,我却好像没在四楼的窗边看过月亮。我说的县城是我读高中时的县城。我在莒县二中男生楼的203宿舍、313宿舍、306宿舍住过,一直是靠窗的床铺。刚进城的那些日子晚上失眠,恰好是月夜,只好看月亮。那时还写日记,于是把月亮写进去,后来日记里的此类描述如数出现在作文本上,积极参与了应试文章的制造,应该也是一种比较正统的归宿。
 
我记得栋三好像也喜欢失眠,那时我们邻床,住313宿舍。可惜313的窗户是朝北的,要不我们一定可以一起看月亮。后来搬到306宿舍,我换到上铺,窗户又朝南了。我买了一盒周杰伦的《八度空间》,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天哪,我怎么用了这么个著名的句子)在晚上听。查房很严,楼道里电光四射,我把头猛在被子里。第一首歌是《半兽人》。当时我的姿势很像是一只蜷缩在洞穴里的半兽人,充满危机的前奏响起时,我觉得我的眼睛里正在弥漫起一层惊恐。整个专辑听下来,浑身大汗,像是接受了一场音乐观念的洗礼。洗完后探出头,像诗一样,月光正匀匀地打在我的枕头上,汗水轻轻柔柔地褪尽了。
 
三个月亮留在家乡了,我没带到西安来,寂寞的时候没有它陪我相看两不厌,觉得很悲伤。
 
 
没收住手,已经1300多字了。好了,交卷。
 
对了,明天是中秋节,祝大家节日快乐。
对了,今天是我的阳历生日,祝我生日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掌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