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笔记】排排坐,看电影

(2006-07-15 22:29:57)
分类: 向外
一眨眼,回家已经半个月了。半个月来毫无收获,放假之前计划中的三件事还牢牢悬在空中,像三块腊肉,我像一条瘦死的狗,它们缥缈的存在正在艰难地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半个月来却下载了大量电影。今天下午刚把《梁祝》下好。不是特别喜欢《梁祝》,主要是少年时代接触最早的香港电影就是这个片子,非常怀念。尤其是杨采妮,她几乎是我迷恋的第一个香港女明星,直到现在还觉得她是所有女演员当中穿男装最动人的一个。当然,杨采妮更动人的男装扮相是在稍后的《花月佳期》中,这个片子也是杨采妮与吴奇隆搭档,也是徐克导演,也是旧瓶装新酒的小成本古装戏。可惜在网上一直没找到,而第一次看这个电影也是很久以前了,好像还读初中,那时喜欢一切打打闹闹卿卿我我的香港片。现在看,《梁祝》是太潦草了,高潮段落煽情过火,毕竟落在了下乘。但如今极其喜欢电影的结尾,孙兴从抽斗里取出那张绵纸,一路撕下蝴蝶,缓缓迈出门去,摊开手掌,那一双蝴蝶便从掌心飞起,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我到现在看过徐克大部分的电影,或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仍旧认定这是徐克电影中最见功力的一节。我觉得它几乎浓缩了徐克这一辈电影鬼才毕生的创作精华,实在叫人无法不惊叹。
 
今天一直没上成网。下午阴霾沉重,晓明应邀过来帮我挑电脑的毛病。傍晚又饮酒,几瓶易拉罐喝完,晓明浑然未觉,我的半边脸却早麻了。晚上早早细细洗了个澡,关紧卧室门,把台灯也熄了,营造电影院的气氛,然后赤身盖条毛巾窝在沙发上,继续把贾樟柯的《站台》看完。上午拆电脑之前先看了半部,有一肚子话要说,现在零点一刻,看完全片,觉得无话可说了。冗长的长镜头和僵硬的固定机位,绝大部分镜头是全景和远景,几乎没有特写。看到最后只记住了王宏伟那张苦瓜脸,这还是因为从前看《小武》留下的印象;我第一次看清楚那个说着挺好听的普通话、叫钟萍的姑娘的脸,是在电影开场以后100分钟的时候,而且那是她的最后一个镜头,总算是个近景了。贾樟柯搞话剧也有一套,这次是把话剧的手段搬进了电影里。但是,我喜欢这个片子,里面那么多絮絮叨叨却直逼心灵的段落,我都不知道挑哪一段来说才合适。电影一开始打出字幕,贾樟柯说:献给我的父亲。献给父亲就无可避免地要献给自己童年和少年的记忆,贾樟柯在借改革二十年流行歌的变迁再现这段断代史的同时也是在向童年往事致敬,童年的回忆最是容易到达心灵。就说这么一点吧,明天上网查查,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站台》的,这么空口说白话一不小心就露馅了。
 
贾樟柯的电影就下了这一部,本想把《小武》也弄下来随时温习,用BitComet一口气下到99.9%,嘎,停了,然后我等了三天,望穿秋水不见种子,一怒之下删掉了。《任逍遥》找不着,《世界》以前在网吧看过一点,不知为什么就是提不起兴致。贾樟柯还拍什么了?
 
第六代电影除了贾樟柯的,勉强下下来的还有娄烨的《苏州河》、姜文的《鬼子来了》、高晓松的《那时花开》、张元的《东宫西宫》。《苏州河》我只看了半部,两个字,惊艳,这该是第六代拍出的最好的片子,看完再说。《鬼子来了》以前在网吧完整而细致地看过,觉得挺好玩,这次没想下,却看见下的人挺多,就捎带着弄了下来。高晓松算不算第六代,值得探讨,但《那时花开》确实迷离,这迷离差不多是第六代电影雏儿们一以贯之的风格。《东宫西宫》是久仰大名,张元+王小波+中国第一部关注同性恋的电影,实在太期待了,花几天时间下完,看了几眼却觉得挺平淡。说起来,我更喜欢的应该是《春光乍泻》、《霸王别姬》、《断臂山》。《春光乍泻》有巴洛克式的华丽镜头和张、梁两大影帝的纯熟演技,《霸王别姬》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断臂山》也因为是中国人拍美国西部牛仔的细腻的风情而让人惊异,它们都有吸引观众的独门法宝。《东宫西宫》却密布着第六代导演一脉相承的平板、沉闷,真的让人很难进入。
 
王家卫的电影算是已看全了,这次忍不住又下了《春光乍泻》、《重庆森林》、《东邪西毒》,还想随时温习。
 
说到温习,我把三部《教父》全下了,总共两个GB还多,还有《美国往事》、《七宗罪》、《拯救大兵瑞恩》、《肖申克的救赎》、《杀死比尔》加起来也是好几个GB。这些都是从前仔细看过的,这次一股脑儿下下来,也是觉得这样的经典作品多看一遍应该会有多一层的领悟。三部《无间道》,明显师承《教父》,这次把它们放在《教父》后面比较欣赏,更有心得。还有张艺谋的《活着》、《有话好好说》,相当喜欢的两个电影,把哥俩儿和那些世界经典摆一块儿,居然丝毫不相形见绌。至少我是没看出绌来。
 
动画片下了两部。那次去晓明家,他邀请我看《千与千寻》,很是喜欢,忙不迭地也回来下载一部。还有两部《冰河世纪》,只看了第一部,实在漂亮。流行电影,《达芬奇密码》、《艺伎回忆录》、《窒息》也随大流下了,腾出一个盘搁着,却还没能腾出脑子看上一看。
 
银河映像。《暗战》两部、《暗花》、《枪火》都是温习的。银河早期的《一个字头的诞生》、《两个只能活一个》是第一次看,妖妖娆娆,叹为观止。《一个字头的诞生》只看了开头几分钟,那镜头诡异的,已经够牛荸了。《两个只能活一个》,看完了。刚才查了两个影评,一个说这个片子是杀手的爱情童话,一个说天堂有路,一条在天上,一条在海上。想想不错。我说得不可能更好,那就以后再说吧。总之,电影临近结束的时候李若彤惊慌失措地奔向机场,我像个感情波动的家庭主妇一样被剧情生拉硬拽地带走了,最后看到两人双双脱险,居然忍不住要感激游达志和韦家辉的成全。
 
还收藏了一些午夜电影,两部徐若瑄的,两部韩国的,都有很好的境界,此中曲折,不足为外人道也。
 
闲暇时又读《笑傲江湖》,堪堪读到第四本了。渐渐又到与令狐冲和盈盈分别的时候,依依不舍。六年时间把《笑傲江湖》读过五遍,那么这是第五次的分别了,下次相见,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是明年夏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