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二宝五岁生日,喜欢弹钢琴的圆梦说很想有钢琴,在爸爸的支持下,生日当天,钢琴老师和妈妈及圆梦一起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挑选并买了喜欢的钢琴,很感谢钟老师的帮助!
圆梦学琴四个月,进度不错,老师给过建议,说会不会买琴买的太早了?这个问题妈妈有也细细思量过,结果有一天下大暴雨,圆梦站在阳台上看着上班站岗的保安叔叔,浑身湿了,还依然站在大阳伞下坚持站岗,感慨的说:“妈妈,叔叔,做这份工太辛苦了,我要好好练琴,长大做钢琴家”,爸爸电话那头听到儿女这样的话,说:“买”。
买琴至今,圆梦在家里自觉把学过的谱子全部练习一遍,在此期间,圆梦之间从最初的:无意识的练习——竞争比赛——谁也不服谁——互相切磋——给对方做陪练‘老师’,蛮有意识的。
具体是这样的,刚开始学琴的圆梦,并没有多么大的反馈给妈妈,每天回来只是会告诉妈妈:“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新曲子”,有一天,钢琴老师找到妈妈说:“梦梦今天挨了批评,然后就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我,动也不动,也不弹,我感觉教不下去了……”,妈妈向老师具体了解了一些情况,得知这时两个孩子的进度有了差别,圆圆已超过梦梦四首了,跟梦梦沟通后,梦宝宝说:“其实我挺喜欢弹钢琴的”。妈妈晚上深思后,决定每天早晨去陪练,从此,哈哈,也就直到现在,每早7点零几分,咱娘仨就奔幼儿园练琴去。
圆圆学的多些,自然就教起妹妹来了,娘仨一起研究着音谱,也就爱上了。“双胞胎好斗”是天生的,这话绝不假,刚开始,梦梦会不服气,在哥哥教的过程中,总会冒出一句话:“你是汤森老师吗(他们的钢琴老师叫汤森)”?圆圆瞪着一双眼睛:“我教你呀,你咋还这样子”?梦梦继续不服气:“是汤森说这样弹的吗?”好似怀疑哥哥教的能力,圆圆:“是呀,我都告诉你几遍了,你好烦哟”。
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分时间段的。圆梦在经过一个月的陪练磨合,在两个互相切磋的这月余的时间里,梦梦小朋友现在牛了,可牛了,超过了哥哥圆圆,且每首新谱都是一遍过,老师只教一次就OK,现在妹妹在家里指导起哥哥了,哈哈。
针对这个现状,老师与妈妈沟通,建议孩子每接触一首新的谱曲,自己先预习练一遍,遇到不认识的谱子老师从旁指点,效果还不错,两个“小斗鸡”现在不再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了,因为风水轮流转,大家都有一个阶段不如别
人的,好象他们彼此也了解了这个特性,也开始互相变得和气很多,现在,在家里,妈妈看到的一幕是,当哥哥练琴的时候,妹妹做起陪练,遇到弹的不对或拿不准的地方,会互相交流指导改正;当妹妹练琴的时候,哥哥做陪练,不错哦!
妈妈说:“在弹琴这件事上,你们一定要有‘最好的耳朵’”,即:随能听出弹的是什么谱子,圆梦前天在家里练琴的时候,说:“妈妈,怎么这个音变成这样啦”,原来家里的琴有个音走音了,后来找过调音师确认,确实是音有点不准,调音师重新调过。
哥哥的照片改天放上来,这些是妹妹生日前照的一组“公主照”,哥哥圆说:“很象《牛郎织女》里的三公主”,仔细看看,像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