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从生理型母亲蜕变为一个成功母亲

(2007-03-26 00:37:49)
如何从生理型母亲蜕变为一个成功母亲

圆梦参加了‘喜乐宝贝’活动,请叔叔阿姨支持圆梦吧,请先注册,再留言,一定要留言才算票数,谢谢!

http://www.mamiai.com.cn/web/guest/momstalk/photo

http://photo6.56.com/albums/userpics/datac/41/49/6726387%7C45492500945fa3bb2e4916.gif

利用孩子睡觉的时间,趁机给自己充充电,随手拿起一本育儿书,看了后,总是会产生很多共鸣和感概,既然全职在家,我在想,能不能把‘母亲当作一种职业’。我是因为有了孩子,才对家庭感兴趣,才体会到这也是一门学问的。很荣幸,我见过一位很成功的‘母亲义工’,她为了家庭教育这个爱好,不讲报酬,把母亲当成一种事业来做。开始时,她的对象是她的女儿,后来发现,受益的还有她的同学、同事的孩子和许许多多孩子,我说她是个母亲义工。

我生完孩子便由妻子自然"升级"为母亲,刚开始只是个管孩子吃,,不生病的母亲,感觉自己只是生理型的母亲,.要成为完整意义的真正母亲,就必须成长,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不断学习。
  
在圆梦满21个月的时候,所在的幼儿园邀请了一位育儿专家给我们为人父母的进行一次免费授课,我当时并不想从专家那里获得一种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拿走一个解决孩子问题的偏方,而是想从中受到启发,然后自己动脑筋观察孩子,从自己孩子的教育中获取经验,成为自己孩子的最合适的老师。觉得母亲需要这样的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母亲才能不断成长。
  
所有母亲都像我一样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圆梦满1岁的时候,刚自己学吃饭.他们哆哆嗦嗦地拿着一个小勺开始自己吃饭,一会儿把勺杵在脑门上,一会儿又杵到鼻子,脖子里,头上,饭撒了满桌子满地满身。阿姨急了说:“哎呀,吃得到处都是,好脏哟,孩子还太小,喂他们好过啦!”我说“人生的第一次都是这样开始的,孩子需要这样的的实践机会”。就这样,在这反复的动作中,孩子自己得到了经验的机会,两个孩子还不满15个月的时候,就完全自己独立吃饭了,储如很多事情,如:孩子摔倒了、孩子学走路、孩子学穿衣脱衣穿鞋脱鞋等,孩子自己大小便等,我都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直到现在,就是这样与孩子一起走过来。

当怀上孩子的时候,我仅希望我的孩子生下来很健康,。出院后,我承接了孩子的养育,开始以做妈妈的心态投入进去,努力使孩子接受早期教育.每天与给孩子一起从最初的认人、身体部位、家庭用品餐具水杯、听音乐,到现在做讲故事、识字、数数、英语学习,两年半的时间,根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我给圆梦报了兴趣班。因为我接受了"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这种观点。圆圆满12个月的时候,曾摔裂了鼻沟,当时是满头满脸都是血肉模糊,鼻沟处裂了一条很深的深沟,当时,大牛出差在新疆,面对孩子满脸、小嘴全都浮肿不能进食的状态,我承受了很大的心里压力,几天几夜未能成眠,特别夜时孩子痛得满床滚,嚎嚎大哭,我的心被哭声撕成了碎片,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的健康平安快乐比什么重要!

当我看到残疾人运动员比赛时,我不得不佩服他们,他们做到了一般健全人做不到的事。还我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夫妻两人生了个孩子,但孩子两腿不一样长.母亲就告诉孩子,所有的人原来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你看人家腿一样长,那是练出来的.结果,孩子就不停地练,终于拥有了与正常人一样的腿,这也让我明白了,要教会孩子战胜自我的意义很深刻!

绝大多数母亲曾走过许多弯路,因此希望孩子不走弯路不走曲线,两点一线,直接达到目的地.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许多经验的获取必须要经过困难挫折,孩子的成长一定要经过这条曲线,这是成长的必然。如果今天他没走曲线,明天就会走,这件事上没走,那件事上会走.母亲的愿望不能代替事实。 
   
孩子很小的时候刚学走路,地上有一张桌子,桌角是要碰着孩子的.当孩子碰着桌角时,有的家长就会冲孩子大嚷: "我早就告诉过你,你早晚非撞上不可,你就不听,活该!"也有的母亲怕磕着,就用手捂着桌角,保护孩子,不让他靠近.虽然这个母亲滑有阻止孩子的行为,孩子也没受伤,但孩子却失去了获取经验的机会.说到这儿,我想一个问题:你能永远帮孩子判断吗?你能永远跟着孩子吗?都不能.所以其实你不用去保护,他碰了桌角,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只是痛苦一下,疼痛一下,就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这种保护。因为这种保护的结果,是孩子没有了对事物的判断性.总之我还是那个观点,孩子要走的弯路还是要让她有个很深的体会,溺爱的孩子不会长大。

说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女人一般姑娘时,在家从来不刷碗,不干家务,母亲主张,小孩子该读书时就读书,家务不用学,长大自然而然就会干了.长大后,果然会干了,但做饭刷碗不是的一种习惯行为,而是生活的一种点缀.饭可以做得很好,也能露一手,可如果一日三餐去做,谢谢,不干,宁可下馆子.为什么?实际上,潜移默化使之有了惰性,姑娘时没有机会品尝原汁原味的生活.那原汁原味的生活到哪里去了呢?被疼自己的父母过滤掉了.等自己工作了,结婚了,收入比较高,家务活儿不愿干,,就请个阿姨来做.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条件都很好.假如做生意赔了钱.怎么办?自己做吧,那感觉不好受呢!

所以,我与老一辈不同的观点是,让孩子接受最本质的生活是最重要的.我要放手让孩子品尝原汁原味的生活.身为母亲也要以身作则的做个表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