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谈股论市 |
上证指数8月4日冲高3478点以来,已有数次反复、震荡:先是8月9日急跌至2761点,然后小反弹至3004点,再急跌至2639点,再弹到3068点,再跌至2712点,再弹到3123点……窃以为,年内创出3478点以上的新高乃至上摸4000点已是大概率事件。
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剧烈的震荡实在是一种令人不安的阵痛——更是一种转型的阵痛!
我们知道,去年的金融危机和投资人的信心崩溃使股市崩盘到1664点。这是违背价值规律的过度超跌。接下来各国政府通力救市,注入流动性。中国政府一系列挽救经济的措施之外,加大货币投放,M2迅速增大,到今年6月放出了前所未有的1.53万亿。股市迅速回升,股市回升的第一推动力自然是资金推动,推动出指数翻倍!但7月以后M2迅速减少,而股指数翻倍的过程也隐含了投资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经济复苏毕竟是缓慢的,毕竟得靠每月的数据逐步予以确认。即股市上涨由资金推动“换挡”到价值推动毕竟要假以时日。于是便有了8月以来的行情震荡,有了所谓转型的阵痛。
但阵痛却显现出愈加清晰的希望。8月以来经济数据环比向好,上市公司半年报,三季报环比大增,尽管三季报整体业绩同比还是降1.6%,但环比增4.4%,并且大行报告普通预计四季报环比增5%左右——全年业绩增幅达15%左右似成定局!
股市“转型”到价值推动的力道越来越艰实,阵痛后的欣悦正在绽放。
或许这样的阵痛是必然的,甚至“阵痛”必然是“欣悦”的前因。经历了这样“阵痛”的投资人有理由有资格期待和享受“欣悦”。
股市如此,一个企业乃至一本杂志的发展历程也会如此。我们这本《投资有道》从一个东家资本运作的工具“转型”为自身内在价值突出的投资类优质传媒,似乎亦脱不开曲折反复的宿命。我们亦期待着我们自身“阵痛”后的“欣悦”。
和共同走过的广大读者共同期待着。
此文发表于<投资有道>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