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年的结构性机会

(2008-12-16 10:29:27)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股论市

10月28日,大盘创出1664点的新低后,无论如何算是结束了长达12个月的单边下跌局面。从1664点到2100点,尽管指数的反弹幅度不过20%,个股的活跃度却真令人刮目:以太行水泥为代表的水泥板块整体升幅100%,以中国南车为代表的铁路建设题材股整体升幅超过50%,而注资和整体上市概念的川投能源、中兵光电或连拉涨停或升幅近100%,遑论仅仅还是八字还没一撇的“迪斯尼”概念股也上窜下跳……一句话,低迷的市道因“结构性机会”而被激活,财富效应出现。

都知道经济形势对应的上市公司基本面骤然恶化——价值投资无从谈起;但也都知道,不顾一切拯救经济的措施一个猛于一个,利空与利多交织作用,股市便反复震荡,当下是在2000点上下反复震荡——震荡的本质推动力一方面是基本面的令人忧虑,另方面便是力图改变基本面的政策利好接踵而出;但这是背景因素,短期的因素还是投机性主力的获利了结与到年底基金不得不拉升市值而无奈做多之间的博弈。即在结构性机会中怎么说也赚到30%利润的私募基金为代表的投机性主力有强烈的落袋为安愿望;而受排名和个人饭碗压力逼迫,有可能拉升排名的基金经理会积极做多——毕竟公募基金的平均仓位还不到70%。这样看来,年底前,指数既难摸高,更难深跌。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博弈的震荡格局至少在12月25日(公募计算市值截止日?)之前不会有明显改观。

而12月25日或转过年之后,私募与公募基金又会站在同一立场上与政策利好博弈。如果没有足够有力道的政策利好,那么大盘向下的压力会再次放大……

然而,大市毕竟在1664点是结束了单边下跌局面,指数再次下跌时也开始孕育新的结构性机会。比如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的主题、比如类似救民航业那样的注入资金乃至大股东增持或回购股份的主题、比如开办创业板的主题、比如融资融券终成正果乃至推出股指期货的主题……明年在各种“主题”之下的结构性机会一定会此消彼涨。

当然还有一个根本,即快则一季度末慢则年中,政策面一系列拯救经济的利好究竟何时何种程度上促成经济基本面的“触底”,哪怕是阶段性“触底”,将是决定大B浪反弹何时开始的根本。无论如何,从6100点跌到1664点(不排除明年一季度再创新低“探出双底”)之后的大B浪反弹将是热烈激荡的。尽管就指数而言,整体上有跌出来的“交易性机会”,但真能让我们挽回今年50-70%惨重损失的,一会隐藏在“结构性机会”当中。

是什么样的“主题”催发的“结构性机会”呢?大家不妨看看笔者在内蒙古卫视“财富非常道”策划的一些业内专家的可能 “砖玉”参差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