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是一名来自豫南大別山下,固始县一个偏僻乡村的农民工,说句不怕丢人话,我虽然是一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我是个不甘落后、积极拼命、上进学习的人。
1991年我辞去家乡的工作外出打工,从农民到乡村投递员、通讯组长,现为固始县总工会外出务工人员务工联合会驻郑州农民工维权中心副主任,是一名自由撰稿人、评论员、摄影师。


说起我与《中国国家地理》结缘,还得从2004年说起。
某天,我骑车路过郑州街头的一个报刊零售亭时,发现该书报零售亭外,摆满的书摊上,有份《中国国家地理》“大遗产专辑”,于是便无意中把她买了回去,回家仔细一看,觉得书中文字内容丰富多彩,图片内容多姿多彩。看着丰富的文字和图片作品,心中为之一亮,这本书不仅可以让自己学习到世界地理知识和文化遗产,也能够让自己学习和欣赏到各位老师们更多的摄影作品。
从此便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便爱上了这份杂志。从那时起,我便与该书报零售亭老板“私订协议”,并交10元钱购书押金,每当她书报亭新的一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进来,都必须给我留下一份。
可惜的是,由于自己是个打工者,十几年来,随着郑州市城中村逐步扩大改造,我的租房不断搬迁,而我积攒购的心爱之物——《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也在一次次搬家中一份份“消失”。
2013年6月,当我们家再次面临搬迁前,我从几百份杂志中,精心挑选了几份自己认为内容比较好的几份保留在身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忠实读者,也是“中国国家地理网”一位老网民,如果没记错的话,在“中国国家地理网”开通后不久我就是贵网站注册网友了。
在《中国国家地理》迎来65周岁之际,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位忠实读者,祝《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全体编辑老师和全国读者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受到全国乃世界地理爱好者和摄影师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