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2期目录

标签:
杂谈 |
萍·浏·醴:中国花炮产地的“金三角”
撰文/萧春雷 摄影/牧马 等
中国花炮的产地,遍布南北。最负盛名的却是密集于湘赣边境的萍浏醴地区。湖南的浏阳、醴陵和江西的萍乡市上栗县三地的花炮产量估计占全国的70—80%左右。这个两省三县市的交界处,成为了中国花炮产业的主产区,这是为什么?
燃放烟花爆竹 法令无法消除的民俗
撰文/宋燧文 摄影/马宏杰
在用法令禁止了城市的鞭炮声之后,数百个中国城市在其后的若干个春节里是缺少精气神的。如今,随着政府用“限放”的方式半推半就地为燃放活动放行,人们似乎重新找回了传统祈福活动的乐趣。
千岛湖下有座城
摄影/吴立新 撰文/左凌仁 老照片供图/王谏正
50多年前,新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蓄水,造就了今日蜚声中外的浙江千岛湖风景区。但这千岛之湖也淹没了数百个历史悠久的繁盛市镇和村落。《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派遣水下摄影师和文字记者多次前往千岛湖,用水下和陆上的大量采访还原了老人们的记忆。
白族,云贵高原昔日的主人
解读人王锋 寸丽香 摄影/陈海汶 绘图/于继东
白族,自古悠然山水间
讲述人/杨亮才 整理/唐韵
在滇西重镇大理,在美丽的苍山洱海的庇护下,居住着这样一个民族——它的起源众说纷纭,它的“本主”崇拜鲜明独特,它曾缔造统一西南的强大国家政权,也曾以巨大的民族文化魅力感召周边族群纷纷融入它的怀抱,它就是白族。
一个温和民族的千年传奇
讲述人/段玉明 整理/高宏松
在云贵高原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建立过统一地方政权的只有白族。从公元8世纪南诏的建立到公元13世纪大理的消亡,在唐宋王朝主宰中原的时代,白族建立起的强大国度一直是云贵大地的统治者。
灵谷桃源阿昌族
解读人 攸延春 摄影/陈锦 等 绘图/于继东
百变清江 神秘的地理单元
撰文/税晓洁
清江是一条充满了神奇色彩的河流,从发源伊始,它便以忽明忽暗、时而地上时而地下的姿态与人们捉起了迷藏。据不完全统计,清江流域内有暗河87条,其中河长大于2公里的暗河就有58条;而在清江两岸,还有着雄伟壮丽的峡谷,那里有绝壁千仞,悬崖万丈。整个清江流域中,石林、峰丛密布,山地、丘陵相间,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并存,奇峰巨洞、怪峡飞瀑比比皆是。
巨䴓 稀少的隐居者
撰文 摄影/韩联宪 韩奔 杨亚非 邓章文
云南是巨䴓最主要的分布区,这种数量稀少、人类至今对它们还很陌生的鸟类只栖息在树龄达50年左右的云南松林中。对它们的零星记载都是几十年前甚至百余年前的,至今缺乏系统的研究。西南林业大学的韩联宪教授2007年开始研究巨䴓,他的文字和图片向我们展现了巨䴓的生活。
澳大利亚卡卡杜 流转在雨季和旱季间的容颜
撰文/耿菲琳
澳大利亚,仿佛上帝故意搁置在南半球汪洋中的诺亚方舟,装载着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基因。而这艘方舟所承载的精华,就在澳洲最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里。卡卡杜保存着罕见的澳大利亚原始生态系统,它的头上,顶着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项桂冠,公园里到处是珍稀物种和古老的岩画。
探寻“霍去病征伐匈奴”之路
撰文 摄影/陈旭
西北大学根据现有的研究史料勾勒出了霍去病征伐匈奴的路线,这条经过中国、蒙古,到达贝加尔湖的线路,把东北亚和西伯利亚的美景串联起来,成为一条分布着戈壁、草原、山川、密林和湖泊的景观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