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国家地理》“海洋中国十月珍藏”内容目录 年度巨制 414页超厚版

(2010-10-12 11:15:29)
标签:

中国国家地理

海洋

专辑

南海

东海

钓鱼岛

航空母舰

航母

南沙

杂谈

第1版块:曾经的海洋  

逝去的辉煌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探索海洋的族群之一,也曾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拥有东西方交通大动脉——海上丝绸之路的绝对控制权。东方的“海上马车夫们”驾着美丽而先进的中国帆船,写下了一段又一段关于财富和文明的蓝色传奇。然而,农耕王朝对海洋文明的轻视与遏制始终没有信息,并在明清长达400年的海禁时代达到高峰,让这个东方古国与依偎在她身旁的大海日益疏离与陌生。打捞沉没的历史,唤回“失忆”的海洋,带来几多感慨,几多叹息。

海底沉船,复原中国“大航海时代”   撰文/司徒尚纪 许路 钟言  摄影/李滨等

    由于史料的大量失散、损毁和湮没,史学家用“迷失”来感叹中国的蓝色往事。近年来,近年来,水下考古叩开了海洋的大门,在海底沉睡的众多古代沉船,如一把把珍贵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中国大航海时代失落已久历史宝藏。

中国古代的航海家哪去了?   撰文/梁二平

    中国曾经有过很多航海家,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海图和大量的古代贸易记录都可以作为证据。但是,唯一永垂史册的航海家就是郑和,郑和成为了中国古代航海的标志。其他的大量的航海家,都没有被历史所记住,这些伟大的名字连同中国的航海文明被传统文化、黄土文化、农耕文化所扼杀、所掩盖。

疍家人从七千年前漂来的中国海洋族群   撰文/范菁 许桂灵摄影/杨威胜等

    中华文化往往被认为是“农耕文明”,中国人则被视作“大陆族群”。然而,一群被称作“疍家人”的中国人,不仅在数千年的岁月里世世代代以海洋为生,甚至会“晕陆”。带着好奇,本文作者深入疍家人的海上世界,却意外地发现了更多的蓝色秘密……

 

第2版块:南沙日记

    从2009年4月起,本刊编辑部就组织了一支由水下摄影师和文字作者组成的队伍,数次前往中国最南端的那片领土——南沙群岛。他们一次次登上岛礁,一遍遍地潜入海底,他们的文字和图片第一次全面、生动、逼真地揭示了南沙群岛水上和水下的秘密。他们的报道告诉我们:南沙群岛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富可敌国的石油资源,她是中国的“大堡礁”,更是中国的“波斯湾”……但是那里的现状,却让人扼腕叹息。

我来到了中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撰文/单之蔷

弹丸礁虽有惊人的美丽,但已被他人占据  撰文/单之蔷

南康暗沙:这里可以建一个珊瑚礁海洋生物国家公园  撰文/单之蔷

潜入深蓝南沙渔船上的两星期   撰文/吴立新

 

第2版块:海军与海战

海权之痛

古代中国曾以高超的航海技术纵横四海,远涉重洋,在东亚甚至南亚海域保持着海权优势。令人痛心的是,在海权竞争最激烈的近5个世纪里,中国的海权逐步丧失并最终退出了海洋,任人侵门踏户,穿堂入室。近代中国的许多苦难和屈辱,皆因丧失海权而致。重新的回失去的海权是我们这个虽是海洋大国却并非海洋强国的民族的梦想。

中国的制海权是怎样一步步丧失的    撰文/萧春雷  供图/陈悦

寻找北洋海军遗踪    撰文/萨苏  摄影/娄林伟

航母为什么这么难造   撰文/崔轶亮

 

第3版块:海洋牧场

海产有尽蔚蓝“土地”上的哀伤与希望

站在海岸上眺望大海,我们有限的目力察觉不到什么。半个多世纪来,由于过度捕捞,我国近海的鱼类优势种群,已经多次演变。多数渔场已经没有鱼汛,海水养殖大行其道。鲍鱼、海参和对虾这样的海产品,也经由人工养殖变得越来越便宜,海洋牧场等计划是否真的能让这片蔚蓝的土地变成中国人的粮仓?让我们拭目以待。

从大黄鱼到巴浪鱼:我国海洋经济鱼类的变迁    撰文/萧春雷

专家激辩:海洋与陆地,生产力难分高下

海洋牧场:中国人未来的“蓝色”粮仓   撰文/方昆

昔日海珍上了流水线   撰文/李鹏飞 摄影/吴立新等

 

第4版块:中国的海岸

海与陆的角力地带,人与海的拉锯空间

在海岸发育过程中,除了波浪和潮汐,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岩性、海流、海平面变化、入海河流、生物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它产生影响,由此,塑造了千姿百态的海岸地貌。然而人类的行为越来越成为改造海岸的最重要力量。

哪里是海岸?    撰文/张茵

基岩侵蚀海岸岬湾相间的曲折岸线   撰文/张茵

断层海岸平直而陡峭的岸线   撰文/张茵

泥沙堆积海岸绵长而平缓的岸线  撰文/张茵

生物海岸潮汐中的绿洲   撰文/张茵

海岸线之变  撰文/张茵

 

第5部分中国海岛家族

灿若星辰的中国“海岛家族”

中国辽阔的海域中究竟存在着多少岛屿?恐怕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模糊不清的问题。因为长期以来,不少人忽略了海洋,,不少岛屿正在人们的逐利和历史的作用下彻底消失。

海南岛能否成为国际旅游岛?  撰文/陈 旭 摄影/兰建琼

台湾岛:海洋铸就的美丽传奇  撰文/范钦慧   摄影/齐柏林等

崇明岛:一个不断生长的沙岛  撰文/曾进 摄影/秦智远等

中国人的海岛意识为什么这么差?  撰文/曾进

《中国国家地理》“海洋中国十月珍藏”内容目录 <wbr>年度巨制 <wbr>414页超厚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