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到5月22日,四川省共有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4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损失,馆藏文物损失1800余件,珍贵文物151件,部分文物尚未鉴定。其中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李白故居、奎光塔等一批沉淀了巴蜀千年文明的古代建筑、文化遗址也都受到严重破坏,有的甚至坍塌。中国国家地理网就此事连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研究员以及中国国家文物局、“国宝工程”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等部门,了解震后古迹修复和重建工作。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地震发生之后国家文物局已经成立了文物保护专家组,将深入灾区一线指导文物抢修工作,2至3个星期后,全国各地的文保专家也将陆续入川参加文物抢修工作。另外,“国宝工程”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也正着手为地震灾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援救行动,面向海内外募集善款用于灾后文化遗址、古建筑、文物的抢救性修缮和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介绍,大地震过后,首先是要救人,防疫等,由于灾区交通堵塞以及频繁的余震和次生灾害不断,因此在震后一两周内,最好先做一些受损古建筑、遗址的资料搜集工作,封存好破坏现场,然后制定一些修复的方案,逐步开展受损文物的修复和重建工作。震后对搜集一些古建筑的资料是作比较重要,如一些古建筑的建筑图纸、剖面图等详细内容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