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
主讲人:丁长青老师
讲座内容摘录:
一、朱鹮在野外消失的时间:
俄罗斯: 1963
朝鲜半岛: 1978.12 – 1979.3
日本: 1980.12 – 1981.1
中国: 1964 (采集最后一只标本)
二、野生朱鹮种群衰退的原因:
栖息地丧失: 森林砍伐、冬水田减少、高大树木缺乏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DDT
气候和环境变化
天敌和捕猎
朱鹮自身因素:繁殖成功率低、食性简单、接近人类
三、中国朱鹮现状:
孤立的野外种群
栖息地和食物资源有限
种群数量稳步上升,明显扩散,保护压力加大
笼养下的压力、充足的种源。
自然灾害和疾病传播等潜在压力
环境污染
地区经济发展与朱鹮保护的矛盾
解决办法:
再引入 (地点选择和野化放飞的尝试)
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模式,如绿色稻米项目
前一篇:2007年第4期内容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