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年11期内容预告

(2006-10-25 14:46:47)
分类: 下期精彩内容预告

西游记:从大漠古道上幻化而来(4)斗法高昌国
撰文/蔡铁鹰
伊犁河谷——西域的绿色走廊
撰文/王云才
本文作者曾先后十多次到过新疆,跑遍了新疆的南北。但只是在进入伊犁河谷,并深入到巩乃斯河谷和特克斯河谷地后,才深深体会到新疆的另一番景象。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也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故有人说“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河谷之美,源于雄壮俊秀的天山、源于圣大光明的河谷、源于静静流动的伊犁河、源于恬静生活的人们。
丹巴:横断山中的千碉之国
撰文/于 坚    摄影/陈 锦 等 
在横断山脉的影响下,丹巴碉楼这种建筑形式,既自我封闭,当碉楼在其他地区已经消亡之后,在丹巴却得以化石般的成系列地保存下来;又在时间中吸收各种影响,自我改造,从碉楼与宅院结合的形式发展到碉楼最终在藏式宅院中符号化,使这种古老的石砌建筑达到有利于当地人诗意和谐地栖居的最佳形式。
视野中的谜——散落在川藏区上的神秘星形碉楼
撰文/弗德瑞克
这些高高的、傲视在川藏地区里的、或群居或散居的凸显碉楼,即使对于今天的学者们也意味着很多的迷惑:它们的建造年代是何时?它们的用途是什么?它们的建造者是谁?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作者将大部分时间、精力和资金,都投入这些鲜为人知、却令人震撼的古代“摩天大楼”之中,试图揭开谜团,找出其中的某些答案来。
一位匈牙利伯爵的东亚探险——塞切尼"贝拉的1877-1880
撰文"供图/李学通  摄影/王 金等 
对中国人而言,塞切尼远不如另一个匈牙利人——斯坦因那样“耳熟能详”。但是,就是他在120年前组织的一次东亚探险,深深地增进了西方对东方尤其是对中国的了解,以盗抢和研究敦煌文物而闻名天下的斯坦因,也因此知道了敦煌。塞切尼和他的探险队员们,甚至拜见了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大人物,那时的中国和中国人给他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新龙——康区的圆心
撰文/ 李书崇  摄影/ 吕玲珑
新龙是康区雅砻江河谷中一块五彩林苑。如果真有创世说,那么上帝创造新龙时,一定是将它装进了高山深谷形成的画框中。看来这个画框确实屏蔽了外界对这个地区的扰动,当然它也就不那么热衷与时俱进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千百年的人文历史在这里越积越厚;亿万年的自然风光愈演愈美。

南漳古山寨
撰文/李秀桦 邵爱民  摄影/陆穗斌 等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莽莽苍苍的荆山山脉里,湖北省南漳县的近200座古山寨已在漫长的历史烟云中沉睡多年。这些山寨雄踞在群峰之巅,扼守着兵家必争之地。它们全部由石材构建,寨子里鳞次栉比的石屋全没有屋顶。它们是谁、为何而修建?为什么密布在南漳山区?走近它们,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
西伯利亚——红嘴鸥的天堂
 撰文/韩联宪  摄影/王 英
自1985年秋天,红嘴鸥进入昆明城区越冬以来,每年冬季都有一两万只红嘴鸥来到昆明。至今,昆明人与红嘴鸥友好相处已经21年了。昆明市民每年都给红嘴鸥投喂食物,一改春节燃放鞭炮的传统,不让这些来自异域的美丽生灵受到惊吓。红嘴鸥已经把昆明当作故乡,昆明因此被称为“红嘴鸥之乡”。在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有一部分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地区。那么,红嘴鸥在贝加尔湖地区的生存现状以及迁徙路线究竟是怎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